联系我们
浙江温州创新“三乘三”工作法 打造电梯智慧监管模式
作者: 2016-11-07 17:32:35 浏览:127
[打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温州市电梯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全市共有电梯4.7万余台,随着电梯数量逐年增加,安全监管方面的隐患与问题日趋严峻。近年来,温州市质监局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创新推行“三乘三”工作法,全力打造电梯智慧监管模式,有效保障市民乘梯安全。

  强化三个支撑,确保政策支持到位。一是强化制度支撑。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温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37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将《温州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列为二类立法计划项目,拟将电梯物联网终端项目纳入《温州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二是强化项目支撑。作为温州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列入市政府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任务计划。联合市住建委出台了《温州市电梯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基本形成以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为中心,电梯物联监控系统为终端,互联网云服务为桥梁的全市垂直乘客电梯智慧监管大数据物联感知网络。三是强化财政支撑。前期财政投入479万元建成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并于2015年12月通过项目整体验收。今年争取到290万元的市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先行试点对象为公众聚集场所,由政府全额出资或适当补助形式试点600台。其中全额出资只针对学校、医院、机场、车站、文体场馆、轨道交通站点等公益性公共场所。

  注重三个联动,确保力量参与到位。一是注重政府引导。由政府出资试点,制定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电梯物联监控系统安装、入网工作有序开展。质监、住建部门联合推进电梯物联监控系统普及工作,质监局负责试点实施方案和验收方案,住建委负责系统推广、跟踪和监督。二是注重社会协同。充分发挥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中介优势,动员它们做好宣传组织工作。行业协会、检验检测机构和物联产品供应企业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三是注重市场运作。引导物联产品供应企业投入资金开展市场营销。全市电梯物联监管系统的推广普及由有专业资质的电梯物联终端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物联供应商要严格落实产品质量把关,及时做好设备维护。

  构建三个平台,确保载体支撑到位。一是创建电梯智能监测云平台。通过创建电梯物联网智能监测云平台,基本实现了电梯困人或故障自动报警、远程音视频安抚、事件全过程自动纪录等功能。目前在2015年成功创成100台电梯物联网终端平台的基础上,今年已实施物联安装84家单位的436台电梯(2016年,计划“在市区500台公共场所乘客电梯安装物联终端”,被列入市政府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二是打造快速反应的应急救助平台。建成全国首个非省会城市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有效整合、协调全市电梯资源,实现统一指挥、高效应答、动态监控、妥善处置电梯故障困人事件。自开通运行以来,共处理应急事件3985宗,其中困人事件2650宗,故障事件1335宗,解救被困人员5773人,处置成功率100%。而且平均救援到达时间19分钟,较国家规定的30分钟缩短1/3,大幅提升了我市电梯应急救援处置能力。三是构建科学缜密的数据分析平台。依托电梯物联网终端对电梯进行24小时全天候的数据监控和存储,将其植入智能故障分析系统和故障预防系统,自动判断出故障的类型并将其全部记录并保存在内部存储器中。通过严密的数据分析不仅能及时发现电梯共性问题,进行电梯安全风险预警和研判,而且有助于推动实行电梯科学分类监管。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