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日前,广州市政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有事好商量》针对旧楼加装电梯申报流程复杂的问题展开讨论。市政协委员、居民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提出“一条龙”服务,多样化补偿方案、让群众少跑路等措施,为旧楼加装电梯提速。
至少五万栋老楼需加电梯
今年广州“两会”上,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的提案指出,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米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由于历史原因,广州市八十年代及之后建设的七到十层的住宅楼房(其中房改房所占比例最大),许多都没有按规范设置电梯,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五万栋。
记者了解到,这类房屋留下来的原有住户大都已进入中老年龄段,加装电梯解决上下楼困难的诉求呼声日益高涨。截至2017年8月,市国规委系统一共审批通过增设电梯约2800宗,数量位居全国之首,但是,广州市加装电梯工作进度仍然远远落后于群众需求。
“加装难”存在四大原因
对于老楼房电梯梦难实现的问题,市政协委员们调研后指出四点原因:
一是解决高低层业主矛盾的措施较乏力。加装电梯“高层受益、低层受损”是主要矛盾,目前仍然缺乏协商依据,高层业主给低层的补偿没有参照。
二是统筹协调力度不够,相关资源得不到配置调动,各区发展不平衡,各区工作成效大不相同。
三是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加装一台电梯的费用需要几十万元,而老旧房屋居住者大多无力启动加装工程。大部分老旧社区私宅又没有设房屋维修资金,小区微改造的财政补助资金里,也没有扶持加装电梯这一项。
四是缺乏业委会等自治组织的参与,引入第三方力量不足。
建议:
提供财政补贴使用多样化补偿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广州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崔虹建议:“由分管的副市长牵头,与各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旧楼加装电梯事宜,统筹推进旧楼加装电梯。”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则建议:缩短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让电梯装得“放心”;全流程贴心指引,规范操作保证安全,让电梯装得“安心”。
同时,提案也建议,市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补助,鼓励和明确支持加装电梯工作。另外,为补偿低层业主利益提供参考标准,灵活使用多样化补偿方案。加装电梯得益的一方应当对受损的一方给予适当的利益补偿。
相关部门:
一站式服务协调居民关系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已经启动了“百梯万人党旗红”书记项目,可以让居民少跑腿,少耗时,为加装电梯提速,“老楼加装电梯核心问题还是邻里关系问题。首先要发挥各级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主动协调业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其次,搭建协商平台,街道牵头,给每栋楼宇设建设委员会,牵头协商和筹集资金;第三,区里为加装电梯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文标签:加装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