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老小区“6+1”改造装电梯
或可实现免费装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许多老年人翘首以盼了多时。不过,现实却碰到种种难题,例如怎样让低层用户同意加装电梯、费用如何分摊和后续维保服务的保障怎样进行等。
不过,老旧小区除了直接在室外加装电梯外,还有“6+1”改造装电梯模式,这种模式或许能让老小区免费安装电梯。
健康中国示范区采用“6+1”模式
9月2日,“浙江健康产业研究会健康中国(杭州)示范区研讨会”在杭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健康产业研究会牵头举办。会上,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杭州市政协、省科协学会部、省旅游局各位专家代表先后
就“6+1”运行模式、试点选择、业主配合等问题进行深入了探讨。
省健康研究会副会长、省益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卉阐述了,对老旧小区的多层居民楼进行加层加建、实施“6+1”模式,即在原有6层老房子的顶层再加盖一层,加层出售所得或者政府回收用于补贴电梯安装和保养费用,从而实现成本覆盖和市场化运作。除了加装电梯外,该模式还将修建室内外无障碍通道、立体停车库、改善性绿化、完善医养服务体系,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并完善智能居家养老软硬件设施。
这并不是“6+1”模式的首次提出。此前“6+1”项目市场化运行模式,是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士专家团队在国务院政策引导下,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的结晶。实施“6+1”项目市场化运行模式,不仅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也在不占城市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扩充房源,同时拉动内需。
该模式面临的机遇
简单来说,“6+1”模式对于实施安装电梯的居民而言,无需付费,即可轻松拥有电梯和相关生活配套,这听起来的确有些诱人。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对老小区进行改造、加装电梯是一件惠民的好事,会上专家建议要加快试点推进工作。
有专家表示,这个方案的确切中了老百姓关心的几个痛点。其一,装了电梯,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会大大提高;其二,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养老问题,也被每个家庭密切关注;第三是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很多老旧小区受空间限制,服务内容形式也容易受限,这需要创新思维来突破。专家们肯定此项工作的实际意义的同时,就工作的实际操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在原有的老住宅楼加装电梯必须符合政策要求;二是把握两个关键点,即搞好调研、抓好试点;三是当务之急搞好标准工程,即样板楼的建设。
同时,“6+1”模式的设想体现了安全、生态、宜居、节能。之前老小区由于区域狭小,拥挤不堪,该模式有可能让居民出行路线、生活路线、娱乐健身、医护路线都变得通畅许多,同时也凸显了该项目的创新点,即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创新和大健康产业创新。
需要具备这5个条件
关于“6+1”模式如何落地,记者专访了杭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钮健。他认为,“6+1”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房屋加层等方式获得增量资金,用于解决老旧小区的电梯安装和居家养老等系列难题,使社区公共服务得到较大改善,让政府少出钱,让百姓多得益。探索“6+1”模式,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更有可能落地。当然,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领域采用PPP方式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这个思路是否可行,需要政府、居民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探讨。
而谈到具体该如何让“6+1”模式落地,钮健认为还有5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首先,PPP模式的清晰化。要拿出一套关于房屋加层、电梯加装和社区服务提升的PPP方案,明确参与主体及利益分配机制、资金主要来源和成本核算、社区服务尤其是居家养老服务提升的运行机制。让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围绕“一个增量”或“多个增量”,构造一套规范化的建设和服务的PPP方案。
其次,合法审批。PPP执行“6+1”模式,无论是电梯安装还是楼层加盖,都要做到依法依规审批。比如,加盖楼层涉及到房屋安全和房屋采光的论证,新增的楼层必须明确权属才能合法出售;加装电梯涉及到占用土地、影响小区绿地和房屋面积等;在居民住宅上实施该工程,如何取得住户的支持和同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形成共识,还需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三,“6+1”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上,其安全性和科学性还需严谨论证。任何一个民生工程,都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老旧房屋的加层和电梯加装,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确保万无一失才能实施。
第四,社区服务体系的标准化。“6+1”模式不仅要有改造和建设,更需要长期的服务和运营。要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自己的社区采用“6+1”模式后变得更漂亮了、更方便了,生活质量更高了。社区服务多元化、成体系,才能“击中”大多数人的心。当然,这其中也要有一个沟通协商机制,保证各方利益的均衡。
第五,怎样出示范效应。只有尽可能快地把“6+1”工程按照合适的模式做起来,对其中的问题各个击破,摸索出一套方法,抓紧示范,让市民看到一个样本,才能尽可能早地让人民群众受惠。
本文标签:装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