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青岛保障房2016年起退出住房保障体系 将改姓"租"
作者: 2013-11-04 15:54:24 浏览:84
[打印]

未来几年,经济适用住房将退出住房保障体系,公共租赁住房将成为住房保障的主体。日前,住建部已经开始考虑将公租房并轨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 体系的突破口。2日,记者从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了解到,未来三年,岛城的住房保障体系将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将逐步 压缩,并从2016年起逐步退出住房保障体系。

日前,住建部已开始考虑将公租房并轨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的突破口。所谓的公租房并轨,是指公租房与廉租房并轨运行,然后通过 财政发放房租补贴的方式,区别对城市低保人群”“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等进行住房保障的手段,对于低保人群提供大比例租金补贴,并逐级根据保障对象收 入水平,制定与之对等的租金补贴政策,从而完成对应人群的住房保障。

按照市场加保障的基本思路,青岛市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为主体。青岛市 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基本实现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格局。据介绍,其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出租型保障性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为产权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面向最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住房面向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公共租赁住房面向低收 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人才等群体,限价商品住房面向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根据目前我们正在编制的新一轮保障性安居工程三年发展规划(2014年~2016),初步的思路是逐步减少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 建设量,增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量。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主任王育生介绍说,2014年到 2016年,青岛市保障性住房计划建设总量不少于4.5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3万套,经济适用住房0.75万套,限价商品住房0.75万套。预计从 2016年开始,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数量将逐步压缩,两类保障房将逐渐退出住房保障体系的舞台

对于这个趋势,楼市分析人士张百忍认为,这实际上是保障房体系健全发展的一个趋势。作为政府对民众的公共福利,区别于商品房,保障房应该姓公,而不应姓私。张百忍说,保障房可以出租,但不宜出售,长远来看,经适房和限价房退出保障体系是合理的趋势。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