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浅谈建筑结构对电梯安全的影响(上)
作者: 2012-09-14 08:48:38 浏览:98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笔者从事电梯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多年,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多起由于建筑本身结构设计和施工原因,影响电梯安全性的案例,现将其归纳如下:
一、电梯机房
1、机房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但可设置空调、采暖器、火灾探测器和灭火器。机房内也不能安装其他设备(如通信设施等),这有可能对电梯控制系统产生电磁干扰。
2、电梯机房可设置窗户,当机房室内温度过高时能开窗通风降温。但窗户的形式和位置应合理,尽量远离电梯主机和控制柜,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案例。
3、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30m的垂直净空距离,在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0.70m或宽度为0.50m柜的全宽(两者中的大值),高度不小于2m,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应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小于2m,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当设置楼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保护电梯安装和维护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电梯井道
1、电梯顶层空间应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当电梯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下列部件的距离:
2、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电梯生产厂家井道布置图的标注。一些国外的电梯公司较为注重建筑的节能环保,在标注电梯井道高度尺寸时,都是以最小的要求尺寸标注,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尺寸都是井道结构内尺寸。建筑设计人员如果不注意,按照外尺寸标注建筑设计图纸,两者正好相差了一层楼板的厚度。往往就是这个尺寸,导致很多电梯在监督检验时,电梯顶层空间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对于观光电梯,可以采用部分封闭井道,但必须保留一定的围壁,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小区内的观光电梯,很多电梯未在底层保留一定的围墙,而是用钢化玻璃,一旦玻璃破碎,就有可能造成小区内玩耍的小孩进入井道造成事故。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的距离也是有要求的,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内打开时,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对于一些钢结构观光建筑,很多电梯不能达到这个距离要求,导致空间过大留下安全隐患。有两种解决办法:a、在井道壁上加装隔板使这个距离减小到合格要求,不过这会极大地影响观光建筑的美观。b、轿厢门本身带有机械锁紧装置,这种办法要在电梯选型配置的时候提出来,否则,待电梯出厂后进行改造加装比较麻烦。
4、在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中,不同电梯的运动部件之间应设置隔障。如果这种隔障是网孔型的,则应该遵循GB12265.1-1997《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中第4.5.1条规定。这种隔障应至少从轿厢、对重(或平衡重)行程的重低点延伸到最底层站楼面以上2.50m高度。宽度应能防止人员从一个底坑通往另一个底坑。如果轿厢顶部边缘和相邻电梯的运动部件(轿厢、对重)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0m,这种隔障应该贯穿整个井道,其宽度应至少等于该运动部件或运动部件需要保护部分的宽度每边各加0.10m。

 来源于《中国电梯》杂志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