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梯广告形式多内容广
电梯旁的液晶电视、电梯轿厢里的框架平面广告、一楼大厅的展板、感应灯箱、电梯门贴广告以及感应LED,众多的电梯广告形式,让有广告需求的众多商家在除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外,有了在这种新媒体上做广告的冲动,事实上也有很多的商家付诸实践。巨大的需求让冰城的电视广告迅猛发展。短短的七八年间,电梯电视广告已达到了3000个点位,电梯框架平面广告已达到一万余块。
据了解,电梯广告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汽车、商场、保健品、银行、保险、食品、酒类、美容、婴幼儿产品、婚庆、酒店、家居、办公用品、会展服务、IT外包、店庆、留学、培训机构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在电梯广告上都能见到。
消费终端到达率很高
据了解,“消费终端到达率”高是电梯广告的最大特点,做电梯广告的广告主都是相中了电梯广告这个特点。
具体体现在三点优势上。一是电梯广告的受众,即在写字商务楼里工作的人、高层住宅的居民和高档餐饮娱乐场所的消费者,这些人都具有社会层次高、经济收入较高、购买力强、文化水平高、消费观念新、消费意识超前等特点,这正是广告主的目标消费群体。二是电梯广告阅读的有效频次高。电梯是这些受众每天必须使用的工具,在等候或乘电梯时,电梯内外的广告画面不可避免闯入视线,这种广告阅读的不可避免和反复性,使电梯广告媒体具有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广告阅读的强制性。三是覆盖范围大,消费目标群体广。安装电梯广告的电梯遍布城市的各个写字楼、高层住宅和高档娱乐休闲场所,可零距离锁定目标群体,有效抢占终端市场。同时,这种新媒体可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全方位地传播广告效应。
竞争在有序与混乱中摇摆
虽然电梯广告是一个广受欢迎和备受关注的新兴媒体,但在其有序发展中却存在着混乱的竞争。
道里区某高档小区的电梯框架广告,在2008年之前一直是一家广告公司承揽的,一部电梯三年3000元。然而就在2009年,另一家广告公司以一部电梯一年3000元的价格,抢走了该单生意。该小区有十余部电梯。在给该小区业主委员会缴纳了数万元的费用后,这家广告公司却因为成本过高,至今一直在惨淡经营,勉强维持。
据一家电梯广告公司的负责人介绍,电梯广告业务的淡旺季很明显,每年的11月、12月和1月,因逢节日、假日多,很多快速消费品如酒类、食品等的商家都非常重视品牌提示,因此广告内容较丰富,基本上没有空板和空余时段。但每年的3月至6月,是电梯广告的淡季。这个时期内,广告主对广告价格压得非常低,有时甚至低于成本,但也没办法只能接受。这位负责人说,这几个月就等于为广告主和物业“扛活”。
业主、物业纠纷不断
冰城城建的步伐是非常迅速的,每年大量的小区和商务写字楼的拔地而起,为电梯广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然而小区业主委员会成立的滞后性和而近几年一直存在的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梯广告业的发展。
实际上,在小区业主与物业间的纠纷中,就涉及因小区内电梯广告收入的归属和分配问题所产生的纠纷,有时因为这种纠纷而导致电梯广告无法正常发布,让很多电梯广告公司有苦难言。
据了解,目前发布的电梯广告,大多都是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协议,与业主委员会签订的只有不到15%。这与大部分业主委员会在物业公司进驻后才成立,有直接的关系,而很多还没有业主委员会。这种现状为纠纷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根据《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物业利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管理企业的同意后,按照规定办理手续,如果业主们不同意,业主委员会应拒绝电梯广告进入小区。同时,广告收益也应归业主共同所有,物业公司不应擅自单方支配。
据了解,很多电梯广告公司都愿意跟业主委员会签订协议。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布电梯广告,促进电梯广告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