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博鳌论坛对话房地产:中国房地产冬天来了吗?
作者: 2008-04-12 10:36:12 浏览:59
[打印]

      去年,中国信贷及产业调控政策频出,中国房地产业界曾经出现了“拐点论”的争论。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依然间接影响国内市场,引发了开发商面临资金紧张的讨论,中国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一种惴测和迷惑。在今晚的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对话房地产会议上,中国房地产业的重量级人物们再次抛出一个问号——“中国房地产的冬天来了吗?”

  银行同样承担不小的风险

  日前,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网络聊天时表示,中国房地产将出现行业的“百日剧变”,今年中国房地产公司所面临的金融环境是比较困难。今晚,潘石屹在对话论坛上旧话重提。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从2004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企业有5.6万多家,2007年是6.3万多家,2008年可能会少掉1万家,当然也可能又成立了一些新的公司。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房地产企业缩小规模。任志强说,目前,这种兼并收购在房地产行业里是非常普遍的,房地产的兼并收购基本是土地和现金的交换过程,银行和房地产商同样承担着很大的风险。

  越没钱的人贷款越困难

  2007年3月13日,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濒临破产,成为美国地产业低迷时期最大的一宗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案。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从去年11月到现在,全美共有约80多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宣布停业。次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任志强说,我们的银行可能因为次级债而收紧自己的盘子,它最主要的影响是一种蓄意的危险,凡是中小企业贷款就涨利息,因为你的风险可能提高了。对大的地产公司来说,可能获得贷款的机会多些。所以,不管哪次宏观调控,所有行业里最后受挤压的都是中小企业,而不管是不是房地产。

  对贷款来说,次级债可能会影响到个人按揭贷款。任志强认为,因为不太相信低收入家庭能还钱,所以最后影响的是购房者本来两成按揭就可以给贷款,而现在所有开发商和银行都说不行,首付提到三成到四成,反而让越没钱的人贷款越困难。

  房地产规模需要理性调控

  “今年的房地产特别困难,困难的原因有三点。”潘石屹细细解说,首先,2007年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太疯狂了,去年一年房地产的销售额是2.9万亿元人民币,可是去年一年中国的房地产公司购买土地花费超过3万亿元;其次,美国的次贷对中国经济是有影响的;第三、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国会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而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需求量非常大的行业。其实,从去年的第四季度开始,银行的按揭贷款已趋紧,所以2008年房地产资金会紧缺。

  “一分钱会憋死一个英雄汉,缺钱的时候房地产商的日子不好过,可是我们可以理性地调整,让我们的规模调整到适合的程度。只要把规模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困难就会度过。”潘石屹开出良方。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也认为,因为宏观调控环境、利率的不确定,中国房地产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打了一个比方:我们今年可以盖100栋楼,现在开发商任志强非要盖110栋楼,政府说我得调控你一下,你盖100栋,不要盖110栋。但事实上我们的风险在于结果可能不是110栋只盖了100栋,而是其中70、80栋都盖到七、八层停下来,成了烂尾楼。这是我们在今年的不确定因素。怎么样让只盖100栋不盖110栋,而不要变成最后只有20栋盖成了,最后有80栋是烂尾楼,这是今年的政策的艺术所在、难度所在。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