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一季度国内外经济双双减速,消费需求力度减弱;市场需求降温,国内生产水平大幅回落;强劲成本支撑,市场价格高位运行。
据东方钢铁在线4月7日报道,在2008年一季度,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长双双放缓的影响,全国钢材需求力度减弱,拖累国内生产增速回落。但在生产成本提高的支撑下,以及乘机炒作的推波助澜,市场价格再次强劲上涨。预计年内钢材价格继续高位运行,但在需求减弱与成本推动的博弈之下,市场行情呈现剧烈波动态势。
一、一季度钢材市场形势呈现三大特点,全国钢材市场形势特点,主要显示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内外经济双双减速,消费需求力度减弱。这种减弱首先表现为出口的大幅下降。据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1至2月份累计,全国钢材出口量为725万吨,比07年同期下降17.2%;钢坯出口量仅8万吨,下降92.6%,其中2月份钢坯出口量几乎为零,钢材出口下降29%。预计1极度钢材和钢坯出口总量降幅超过30%。
表1.2008年1至2月钢铁产品出口情况(单位:万吨)
--
品种 2月 同比(%) 1至2月 同比(%)
钢坯 0 -99.7 8 -92.6
钢材 311 -28.9 725 -17.2
其中:板材 162 -16.5 359 5.7
棒材 51 -54.7 130 -42.3
角钢及型钢 20 -45.3 44 -38.7
管材 8 -24.1 19 -13
--
在中国钢材直接出口下降的同时,其间接出口量也在减少。国家发改委分析资料表明,2008年前2个月,全国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5%,增幅比07年回落了14.4个百分点。从产品出口数量来看,全国集装箱、摩托车、机床、自行车、洗衣机、空调、冰箱等产品的出口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或者是出口增长水平大幅度回落。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04万台,下降26.4%。由于现阶段中国钢铁产品的间接出口量远远大于其直接出口量,因此综合考虑,世界经济显著减速后,对于2008年中国钢铁产品实际出口的冲击,可能要比预想更加严重。全部钢铁产品出口(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折算成粗钢,在最坏的情况下,有可能比07年减少6,000万吨以上。
其次表现为工业生产增长水平的大幅回落。据统计,2008年1至2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4%,已经达到5年以来(2003至今)最低速度。其中机械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增幅同比回落了4.5个百分点。主要耗钢产品产量中,工业锅炉、发电设备出现了负增长;汽车、机床等产品产量也出现减速;但船舶产量强劲增长。
表2.2008年1至2月消耗钢材的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名 称 单位 月计 累计 累计增长% 月计增长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14208.91 25466.57 -18.9 -1.1
内燃机 万千瓦 4880.83 10068.46 26.2 32.6
机床 万台 4.69 9.74 22.5 18.4
数控机床 台 7447 16776 23.9 17.3
汽车 万辆 67.21 151.51 12.5 16
载货汽车 万辆 18.38 39.59 22.6 26.2
公路客车 万辆 13.24 29.68 7.5 11.2
轿车 万辆 35.54 82.2 10 13
钢质船舶 万总吨 148.99 264.82 113.9 225.3
-
最后表现为房价“拐点”的争论。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历来是钢材消费的重要方面。2008年前2个月累计,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3%,低于07年大多数月份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物价上涨因素剔出,按照所耗用的实物量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水平,回落的幅度还会更大。尤其是经过连续多年的飙升以后,近期中国房价开始出现“拐点”的争论。受其影响,不仅部分中心城市房价开始下滑,还使得相当多的消费者暂缓购房,以等待局势的明朗。这样一来,势必会对建筑钢材的消费产生阻碍。
在2008年一季度中国生产资料市场需求降温,主要缘于国内外经济增长的双双减速。除此之外,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比如抑制“两高一资”产品的过多出口,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人民币的较快速度升值;2008年初南方严重雪灾,物流受阻等,也对一季度的钢材消费产生可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市场需求降温,国内生产水平大幅回落。钢材市场需求的降温,使得同期钢铁生产拉力减弱,产量增速迅速回落,一些行业产能开工不足。据统计,1至2月份全国钢材产量8,905万吨,同比增长12.3%;粗钢产量7,945万吨,仅增长6.4%,同比增幅分别比07年回落了13和17个百分点。按照这两个月度产量对比上年最高月度产量,分别减少粗钢产量319万吨和钢材产量528万吨,这表明一季度中国钢铁产能未能全部发挥,已经出现过剩。
表3.2008年1至2月全国主要钢材产品产量
名 称 单位 月计 累计 累计增长% 月计增长
%粗钢 万吨 3888.36 7944.76 6.4 7
钢材 万吨 4313.22 8904.71 12.3 12.2
铁道用钢材 万吨 33.36 59.18 16.3 38.5
重轨 万吨 12.03 24.24 6.3 19
轻轨 万吨 16.86 25.41 23.3 69.3
大型型钢 万吨 78.25 166.29 9.6 4.4
中小型型钢 万吨 201.7 428.84 26.4 18.3
棒材 万吨 397.32 796.77 23.1 21.6
钢筋 万吨 663.35 1412.54 0.4 -0.8
盘条(线材) 万吨 559.72 1179.8 1.2 -0.9
特厚板 万吨 32.25 69.8 11.1 9
厚钢板 万吨 157.05 319.74 28.7 24.5
中板 万吨 280.79 557.82 26.3 30.3
热轧薄板 万吨 64.08 136.14 -2.3 -13.8
冷轧薄板 万吨 112.26 236.91 5.4 9.5
中厚宽钢带 万吨 583.23 1174.03 30.6 36.9
热轧薄宽钢带 万吨 152.13 315.3 29 25.1
冷轧薄宽钢带 万吨 158.55 308.83 17.4 20.3
热轧窄钢带 万吨 310.79 610.22 3.1 1.9
冷轧窄钢带 万吨 38.46 87.02 11.7 6.6
镀层板(带) 万吨 125.41 264.79 5.5 6.4
当然,导致一季度国内钢铁产量增速回落的原因,也还有南方雪灾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内外需求力度的同步减弱,是第一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