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核心提示:
走完一段50米长的平坦道路,成年人所需时间一般不到半分钟;如果是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走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再掂着超过5公斤重的设备呢?答案是至少需要3个小时。
在近五十米长的蒸压釜内部检测
走完一段50米长的平坦道路,成年人所需时间一般不到半分钟;如果是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走在一片漆黑的环境里,再掂着超过5公斤重的设备呢?答案是至少需要3个小时。
这是特种设备检测员一次常规检测花费的时间。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偃师市的河南龙全建材有限公司特种设备检测现场,和专业人员一起体验了他们为安全保驾护航的过程。
像医生听诊一样仔细检测
当日待检的特种设备是蒸压釜,这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主要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
9时30分许,室外瓢泼大雨,站在长度近50米的蒸压釜罐体外,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灰渣厚密、蒸汽环绕。检测员之一、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洛阳分院检验二室副主任郭晓磊和同事戴好安全帽和护目镜,拿着手电筒、测厚仪、检测仪等设备走进罐体内部。
先是宏观检查。郭晓磊用强光手电筒环绕扫视,查看有无裂纹等明显问题。“一线人员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才不会遗漏问题。”郭晓磊说。20分钟之后,郭晓磊等人取出测厚仪、检测仪等设备,像医生听诊一样,一处处测量板壁厚度,一点点探测有没有机械损伤、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嗅觉异于常人,对化学气味尤为敏感
按照分工不同,4个人同时进入罐体进行各项检测操作,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个小时,如果发现问题时间还要增加。等到全部检测工作完成后,他们将出具特种设备检测意见通知书。
记者留意到,检测现场有一股刺鼻的酸味,进入罐体后气味更浓。“这是氨气的味道!特检人员有一个共同点,鼻子都特别灵。”郭晓磊说,一般情况下,他们戴口罩即可,如果是盛放有害气体的特种设备,除了在检测之前要清洗、除味,还要穿上防护服并佩戴防毒面具确保安全。因为常年和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打交道,他们的嗅觉也异于常人,或许“难识肉味”,却对各种化学气味很敏感。
女特检员爬塔担重任从来不含糊
爬塔,这是一项考验特检人员体能的技术活。74米高的丙烯精馏塔,50多米高的催化分馏塔,密闭狭小的空间经过夏季高温暴晒后如同蒸笼,特检人员需要掂着超过5公斤重的设备,顺着台阶向上攀爬。“塔上的孔门只够容纳一个人进出,高空作业克服恐慌心理、排除恶劣天气影响,都是需要面临的挑战。”郭晓磊说,特检人员中有女同志,她们担起重任也从不含糊,但是只要条件允许,大家就会安排她们进行数据记录、测量等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特种设备检测是一项鲜为人知的重要工作,关乎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在高温、刺鼻的压力容器内部,在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梯里,在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旁……他们忙碌检测的身影随处可见。6月是我市2020年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月”,该局根据特种设备使用特点和其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正在组织开展各种专项应急演练,通过全面深入排查整治,从源头上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
(记者李岚通讯员陈翔/文李卫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