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位于珍珠路的建园小区,建成已有21年。这里地段极佳,交通便利,本是很好的居住地,但由于没有电梯,很多老人无奈选择了搬离。
如何让居民们住的舒心?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区党员亮出身份,牵头跑腿,启动“众筹装电梯”项目。不久前,崭新的电梯顺利落成,许多搬走的老人纷纷回家了。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自2016年以来,西陵区坚持以城市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创新,先后构建了以“党建主导型业委会”为抓手的横向自治平台和以“群团组织带动型社会组织”为抓手的纵向组织纽带,形成了“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西陵方案”。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挖掘西陵区“纵向+横向”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本报今起推出“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西陵方案”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党员亮身份 启动“众筹装电梯”
在建园小区3单元,单元楼道向外拓出,一部外挂电梯沿着9层楼房拔地而起。玻璃外墙、空中走廊,成为一道靓丽景观。“装电梯的想法,其实酝酿已久。”家住6楼的退休党员江求新,是此次项目牵头人之一。据其介绍,这栋楼里居住的多是老年人。这几年,随着居民年岁渐长,爬楼越来越吃力,要么尽量少下楼,要么选择搬家。“这里买菜看病上学都方便,其实,好多人都舍不得离开。”由此,江求新萌生了召集大家装电梯的想法,无奈“孤掌难鸣”,想法只能是想法。
终于,机会来临:2016年,西陵区创新启动“党建主导型业委会”建设,开展“党员责任区闪光行动”。江求新、姚庆丰等一批党员在小区里亮出身份,认领“责任区”,带领业主开展小区自治。2018年,《宜昌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建园小区装电梯的项目也正式纳入议程。“党员主导型业委会”成为装电梯工程的工作小组。
党员帮跑腿 筹资50万装电梯
说干就干。在学院街道珍珠岭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小组召集大家召开了加装电梯意见征求会。
会上,居民的意见并不统一。楼层高的居民说,费用太高,承担不起;楼层低的居民说,电梯利用率不高,出钱不划算。
怎么办?社区和工作小组全力配合,找到市住建局和电梯企业,详细咨询相关政策,拿出一套方案:居民自筹部分根据楼层高低按比例出资,楼层越低,费用越少。同时,从房屋维修基金中支出一部分建设资金。
经过测算,加装一部电梯费用约50万元,从二楼到九楼,16户居民每家分担2.6万元至5万多元不等的建设成本;社区为该单元16户居民申请25万元房屋维修基金,按不同比例返回给居民,以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随后,工作小组成员再次挨家挨户征求意见。
最终,该方案获全票通过。随后,江求新、姚庆丰、胡长虹等志愿者又开始四处奔波,办理相关手续以及水电气改装项目。去年年底,加装电梯工程正式开工。
经过数月施工,今年年初,建园小区加装的电梯通过安监部门的质检,拿到《质量检查合格证》,电梯正式投入使用。“上下楼不再考验体力,现在想出门就出门,说走就走。”76岁居民陈汝斌感慨道:“真得感谢他们几位老党员的全心投入,和珍珠岭社区的鼎力支持。”
据了解,去年以来,西陵区已经有多个小区加装了电梯。这其中,“党员主导型业委会”功不可没。自2016年以来,西陵区创新开展“党建主导型业委会”建设,通过“临时党支部建在小区上”、“党员责任区闪光行动”等,划分出党员“责任区”5179个,发动党员带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通过将党员力量下沉到小区,形成了“街道—社区—小区”的组织链条,有效化解了小区“城市病”难题。
建园小区3单元居民刷卡乘坐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