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杭州:一部安全电梯背后的智慧力量
作者: 2019-08-13 11:35:03 浏览:16062
[打印]
在用电梯数量13万台并保持着每年15%左右速率增长;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自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电梯相关咨询、投诉、救援电话47万余通,实施电梯困人、故障应急处置7.1万起,解救被困人员近8万人次……这是杭州市电梯安全监管基础情况。为更科学有效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杭州市探索开展电梯智慧救援,深入推广电梯透明维保,积极争取电梯立法。 大数据管理 提升救援监管智慧化 近年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升级“96333”电梯应急处置体系,推动救援的智慧化建设。当市民被困电梯时,96333应急处置中心在接到被困信息后,通过智慧救援电子地图实时定位故障电梯,平台直接向维保单位派发电子任务单实现就近救援,同时向被困人员发送救援人员路径轨迹链接,进一步提高救援的效率和救援的人性化水平。 此外,杭州积极推广安装电梯智慧监管装置,安装智慧监管装置的电梯能够实现困人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第一时间将电梯困人的信息匹配后传送至96333平台,大大节省了人工报警的时间。而且,智慧电梯还能对被困人员进行自动安抚,有效消除恐慌情绪。目前,杭州联网接入96333平台的智慧电梯已达1.4万余台。智慧救援系统试点应用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较传统96333人工接警处置用时缩短2分多钟。 在推动智慧救援同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打造动态监管系统,实现对电梯超期维保、超期未检智能预警;故障大数据整理归类和挖掘分析,实现对电梯安全精准管理,进一步提升电梯的智慧化监管和智慧化运用水平。 电梯维保 有效打造“透明工地” 为规范电梯维保行为、破解虚假维保和维保走过场的问题,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发了电梯透明维保系统,要求电梯维保人员进行维保作业时实名登陆透明维保APP,并根据系统内设的项目和参数,实时拍摄、上传现场照片和数据,实现维保过程可追溯、结果可监督,有效打造了电梯维保“透明工地”。 目前,杭州已有近11万台电梯实现透明维保。同时,电梯透明维保数据也纳入智慧电梯公众参与平台,市民通过“杭州96333”微信公众号扫描轿厢内的电梯二维码,就可轻松查询电梯维保、检验、监察信息,未来还可实现线上电梯故障申报、安全投诉和隐患举报等功能,引导市民主动维护电梯安全。 电梯立法 破除“保姆式”管理短板 随着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电梯安全隐患带来的基层治理矛盾日益凸显,而政府“保姆式”管理存在受益范围小、投入金额多、牵扯精力大、协调工作难等明显短板。 一方面,杭州通过颁布实施《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将远程监测装置作为新装电梯出厂的标配要求,用智慧手段率先开展电梯实时风险监测、提前预警,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另一方面,杭州市拱墅区在全国首创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进行监管,运用保险机制实现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政府监管、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共建共治管理模式,有效推动电梯“小病即修”,同时也解决大修改造的资金问题。 为适应电梯安全监管形势需要,提炼固化社会治理成功经验,杭州积极争取电梯立法,将推广电梯保险、鼓励应用先进技术、新装梯配备智慧电梯系统等内容列入法条,目前《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草案)》经多轮意见征求和专家审议,已进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流程。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