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打印] |
据央视报道,2019年1月10日中午,两名年仅8岁的孩子相继跨进浙江温州平阳县鳌江镇某小区的电梯内。当电梯升到8楼时,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启,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作。过了将近半小时,电梯门被救援人员用工具撬开后,两名孩子才得以脱险。此事暴露出一个重大的安全隐患:电梯值守电话无人接听、监控室无人值守的情况。
电梯发生紧急情况,原本应该扮演“救命”作用的应急电话却打不通,这里面的安全风险可想而知。但类似的事件,并非孤例。此前就有媒体报道,多地的载人电梯都出现过电梯值守电话无人接听、监控室无人值守的情况。
目前,中国电梯保有量已居世界第一。随着城镇化的继续推进,数量势必还将继续增加。但是,与电梯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相对应的是,电梯的维保状况却不容乐观。像小区内的电梯故障率高发,维修效率低,乃至电梯内的应急电话打不通,都是具体表现。
从其原因看,首先当然是管理层面的,比如一些物业单位不注重电梯安全的管理,在后端的报修以及24小时值守方面,都容易掉链子。但从更大的方面来看,也是因为当前整个电梯维保资源的投入,与电梯数量的增加并未同步。如早有数据披露,中国电梯安装维保人员的缺口在50万人左右,仅上海的缺口就在1万人以上。这就使得电梯安全检查、资质认定等方面都容易出现形式化的弊端,不仅导致事故的发生几率增加,也令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置低效化。
所以,面对“电梯救命电话打不通”的现象,从微观管理到宏观投入,都需要有足够的重视。从小区物管到配套的应急处置系统,都应该层层压实责任,杜绝安全管理的盲区。而长远看,此类现象暴露出的电梯维保尴尬,需要有更全方位的解决措施。电梯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早就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的安全问题,不容掉以轻心。
本文标签: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