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竞争激烈的电梯行业,该如何生存?
作者: 2018-01-10 10:09:10 浏览:301
[打印]

  华为掌门人任正非曾说:“再不可以忽悠中国消费者了。什么“物美价廉”,什么“让消费者享受低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提升产品品质,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决心,需要几十年厚积薄发。

  你一味低价,就没有好产品。而消费者根上的需求是好产品,是高品质的产品。企业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就把他们逼出中国,到国外去狂购”。

  近年来,各行业企业“倒闭”、“关停”、“破产”、“拖欠工资”、“业绩下滑”、“亏损”等消息动摇人心。由于国内产能过剩严重,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

  除了外部环境,内在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制造业的好光景。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一些企业不惜以“保本”姿态卖货,加重了更多中小型企业倒闭风险。

  在我们竞争激烈的电梯行业中,低价中标,不仅仅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

  低价中标,谁之过?

  社会采购体系长期盛行的低价竞争规则,让我国电梯行业从制造、安装,到日常维护和技术保障,在价格上越来越逼近其成本价。原材料、零部件价格和人工费普遍上涨,日益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他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一方面,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获得生意的价格越来越低。面对这种困境,他们要么选择倒闭,要么选择铤而走险。

  这些中小企业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依靠,如果选择倒闭,很多人将面临失业。现在很多企业负责人,实际上经营公司并不赚钱,支撑着他们继续走下去的,其实是对员工的责任和承诺。

  他们也为了维系客户、保证有生意可做,部分企业屡屡使用“低价竞争”,事后又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方式来保证利润,最终导致“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

  低价竞标,维保不足

  电梯出事,低价中标是硬伤,电梯竞标价格越来越便宜,配置却越来越低。市场上普遍采用低价中标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客观上引导厂家为降低成本,在生产标准上‘就低不就高’。

  尤其在中国的公共采购领域,绝大多数电梯招标书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仅停留在执行国家安全标准方面,几乎未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提出要求,也未明示产品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载荷等信息。

  另外,现在电梯维保行业完全市场化,一些小区物业为了降低开支,更倾向于寻找低价的维保公司,也不进行监督管理。对于维保质量是否达标,也让监管机构心有余而力不为。

  低价竞标,产品质量势必有所下降,售后服务跟不上,本该由两人保养维修的电梯,一人超额多干,维保员任务加重......由此带来利润的同时,老板是否也曾想过带来的后果,如果出现伤亡,又有多少利润去弥补呢?

  低价中标,究竟是谁之过?

  自从中央反腐以来,很多部门和单位开始矫枉过正,在一些招投标项目当中,身怕担责任,害怕受牵连。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低价中标。

  采用低价中标,其实是一种懒政,一种不作为行为。相关部门没有去研究更好的制度和更好的法规,用来约束和规范企业的投标行为。导致企业为了生存,采用恶性的低价策略,而相关部门也不断的纵容和妥协。

  在低价中标不改的大环境下,我们不能一味地批判低价中标的企业,当发生人身和财产事故时,除了无辜的百姓,他们本身也成为了受害者!

  过度价格战,恶性竞争,不仅损害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客户,损害行业产业链,更损害中国电梯的未来。

  

本文标签:电梯行业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