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陈新光:做强实体奶业市场,全面振兴中国奶业
作者: 2016-12-28 14:18:59 浏览:112
[打印]

  奶业,是一个组织程度较高,产业链条完备且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近十几年来,我国奶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4年和2006年,我国牛奶产量连续跨越了三个1000万吨的台阶。我国奶制品人均消费量也从2000年的7公斤增长到2015年的33.8公斤,奶产业的迅速壮大为中国人的营养健康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国奶业消费市场巨大,乳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牛奶消费人数和人均消费量都大幅提高。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奶业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870万吨,居世界第3位,人均奶类消费量为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

  (一)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和完善了奶业法规政策和标准制度,严格监管生产加工各环节,努力确保各类乳品生产规范、质量过关、产品安全。据中国奶业协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99.5%。全国乳制品抽检中,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测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在100%。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国家标准,也高于美国标准。规模养殖场生鲜乳中体细胞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可以说,目前在我国所有食品中,奶制品抽检合格率最高,成为最安全食品之一,也是国内奶业生产和乳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二)奶业品质和产量显著提升

  近年来,我国奶业品质显著提升,全面振兴有基础、有条件,对奶业振兴要充满信心。我国大力开展奶业整顿和振兴,狠抓质量监管、技术进步、生产发展和品牌建设,奶业发展可以说是今非昔比: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5年,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奶类消费量达到36公斤,比2000年增加28.4公斤;二是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国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3%、99.5%,规模牧场乳蛋白、乳脂肪等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三)奶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目前,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48%,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5万个,比2008年增加了6.2倍,从事奶业的奶农有100多万,奶牛有1000多万头,现有奶企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乳制加工生产的标准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国产乳品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伊利、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君乐宝、飞鹤等中国奶业前20强企业乳制品产量、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51%和54%,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此外,主要乳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奶业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

  二、我国乳制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但目前我国人均乳品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亚洲的二分之一,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农村居民还很少或没能喝上牛奶,这是我国奶业的一个短板。

  (一)国内奶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直接冲击着奶制企业的转型和发展,用于奶制企业的投资不足,影响着奶制企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是国际品牌依然强势,市场竞争激烈。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显示,虽然我国已是奶业生产强国,但每年乳制品进口数量依旧高企。我国每年进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约为1200万吨,约占全国奶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二)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奶企国际化的道路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主要是三重困境。一是全球奶业遭遇第三波世界性寒流,国内市场也受到波及;二是受到国外乳品品牌的冲击,尤其是奶粉板块;三是国民对国内乳品品牌消费信心恢复缓慢,这也是中国乳业的一块心病。2008年的三鹿婴儿配方奶粉事件,沉重打击了我国奶业,不仅使国产乳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也使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质量失去信任,而转向对进口乳制品的消费。此外,价格也是市场选择洋奶的另一主因。由于这两年饲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上涨,国产奶生产成本相比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出不少,再加关税保护力度偏低,导致国外乳制品大量涌入。为此,国产奶要在竞争中寻求突破,需狠抓质量关,打造品牌,通过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降低成本。

  (三)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总体来看,与发达国家奶业相比,我国奶业仍然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偏高,养殖加工脱节、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尤其是受进口冲击影响,面临奶价低、销售难、奶农收入减少、企业库存增多等突出问题。其中,重要原因是缺少有竞争力的知名奶制品牌企业。

  三、全面振兴中国奶业的建议和对策

  牛奶消费水平是衡量一国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能没有牛奶,十四亿中国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奶业。中华民族正在朝着实现第一个百年梦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如果还没人喝上牛奶是不可思议的。当前,我国奶业所遇的困难是暂时的,短板就是潜力,我们有世界一流的加工企业,有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还有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中国奶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一)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

  实现民族奶业振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安全为核心,以提升奶业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推进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打好奶业振兴攻坚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按照农业部规划,到“十三五”末。全国鲜奶产量将达到4080万吨,年均增加40万吨;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比现在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将成为畜牧业的主导力量。要以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为依托,“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着力实现“奶畜良种化、饲草优质化、生产规范化”,推动奶业节约成本、提质增效。每年新增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基地,在10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继续开展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每年扶持900到1000个规模养殖场改造升级。力争到2020年,8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3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超过70%。力争到2020年乳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整体进入世界奶业强国行列。

  (二)坚持标准化统一,狠抓质量监管

  中国奶业正经历2008年以来最困难也是最好的阶段。最困难,是因为亏损状况还在继续;最好,却是因为品质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此时,奶业规模化与标准化也走上相携前行、互相拱卫的道路。要围绕提高质量、效益,大力推进奶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力争2025年整体进入世界奶业强国行列。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以建设优质奶源基地为依托,“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二是以完善现代奶业质量监管体系为重点,“严生产,强监管,创品牌”;三是以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为抓手,实现奶农奶企合作共赢;四是以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布局,全面增强奶业国际竞争力;五是以宣传引导和创新营销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乳品消费水平。

  (三)加强品牌建设,重塑中国企业形象

  巨大的市场潜力,意味着民族奶业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的民族奶业正在国际品牌竞争中突围。伊利、蒙牛进入世界奶业20强。现代牧业的纯牛奶、飞鹤乳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多次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为加强品牌建设,要坚持走国际化的道路。伊利、蒙牛、光明、贝因美、新希望等乳品企业以投资新建、收购和控股形式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以色列等国建立了奶源基地或加工厂,乳品企业国际能力和全球资源整合能力明显提升。在品牌建设中,奶制企业要以完善现代奶业质量监管体系为重点,“严生产,强监管,创品牌”。要完善奶牛养殖标准和规范,健全乳制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管控,不断提高“产出来”的水平。实施乳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完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严密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