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大连:运用保险机制加强全市电梯风险管理
作者: 2016-01-16 09:06:36 浏览:122
[打印]

  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多起电梯风险事故,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于乘梯安全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市人大代表郭汝宸结合长期从事风险管理实践,建议进一步加快运用保险机制加强全市电梯风险管理。

  调查:每天全市电梯乘客数量接近200万人次

  电梯属于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具有分布范围广、服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安全隐患多、事故损失重等特点。从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办公室了解到,仅去年上半年,在八大类特种设备中,电梯事故23起,在八类特种设备事故中占首位。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约有电梯使用单位3000家,在用电梯3.1万台,每年增加量5000台。在运行的电梯中,单位用电梯约3500台,居民住宅用电梯共约2.75万台(市内四区约有1.6万台)。每天全市电梯乘客数量接近200万人次。

  根据人保公司电梯风险管控的基本经验和对近年来国内电梯风险典型案例的分析,电梯风险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使用单位管理和风险安排缺失,电梯故障以及急救处置不当。从全国看,责任保险作为电梯等特种设备风险管理的一环已获得立法机构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广东、上海、深圳等地探索建立电梯责任保险制度,利用保险手段发挥风险防范监督和社会救助的杠杆作用。而目前我市运行的电梯中,投保电梯责任险的数量不足1%。

  针对我市如此规模的电梯覆盖情况以及潜在的巨大责任风险,郭汝宸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运用保险机制管控电梯风险,尤其是加快推动我市的电梯责任保险工作。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将是否投保电梯责任保险与特种设备安全许可证的核发等政策相结合,使“强制”落到实处。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