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时机可能不能决定所有事情,但时机可以决定许多事情。
11月1日,由第一财经旗下成员机构金砖传媒倾力打造,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亚太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地产圈盛会——2015金砖论坛暨第四届全球房地产金融峰会在上海盛大开幕。
作为行业内一项知名的盛会,此次金砖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金融机构、行业标杆企业的关注。峰会现场,有超过五百位国内著名金融机构、知名地产企业高管、国内经济学家济济一堂。
第一财经CEO、《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周健工、亚太房地产协会总裁Peter Verwer分别致辞,围绕中国新常态经济形势,谈及中国房地产领域发展的新思维及产业层面的新逻辑。
近期,随着美联储加息引发的全球新金融格局出现,新兴市场普现货币贬值潮,资本流出,大宗下跌,股债双震。全球市场避险情绪上升,风雨欲来。
而本届峰会也围绕“美联储加息前的全球金融”、“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再出发”、“金融深改的大时代”三大主题,逐层解读。
峰会现场诸多经济学家及专业人士认为,美联储敢于加息意味着美国及世界经济已经走出危机后的下降通道。这也意味着,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会迎来再出发的新机遇。
而在当今全球金融市场风云诡谲的背景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的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新金融如何服务新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会塑造怎样的商业未来?
在金融深改的大时代中,无论经济指数向上攀走还是下行滑落,无论美元区与欧元区出现停滞或上涨,中国经济昂扬阔步的向上趋势却显得依然坚挺。随着金融深化改革汹涌而来,金融形态也呈现百花齐放之姿。当金融与产业相濡以沫时,地产金融又该如何实现升级?
一系列经济问号,迅速成为现场众多嘉宾争论的焦点。新常态下的产业革命,及中国经济的新发展走向,无疑成为这些行业金字塔尖人群最为关注的热点。
参与国际竞争要用资本说话
中国民生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怀珍
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万达在海外的发展第一核心竞争力是有钱。中国民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总裁李怀珍显然同意这一观点。他在2015金砖论坛上说到,中民投参与国际竞争更多要用资本说话。
中民投在2014年8月21号挂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500亿元,59家参股股东均为大型民营企业,涉及机械制造、冶金、信息科技、资产管理、环保、新能源、电力、电子商务等领域,参股企业资产总额高达近1万亿元。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自去年成立以来动作不断,其涉及领域之广、金额之大每每引发外界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民投资产规模已达千亿。
在谈及中民投的投资策略时,李怀珍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到参与国际竞争阶段。在此格局下,中民投要盯住国外这一大市场。“向外走首先要考虑与中国高度关联的市场,周边市场机会非常大。”
美联储一旦加息,未来两三年资本加速流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全球的金融平衡中,大经济体金融平衡以及央行政策指向非常重要。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2015金砖论坛上对“美联储加息趋势性变化、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尤其对中国资本流动的影响”这两个问题发表了以下观点:
连平认为,美联储加息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过程。从美联储说要加息开始,对全球经济影响已经开始。
连平坦言谁也不知道美联储什么时候加息。不过他指出美国本身国内就业状况、物价状况、经济增长状况等因素会影响加息时间。加息不会一次结束,而是一个过程。
连平表示,美国一旦走上加息的通道和过程,2016年以后的两三年是中国资本加快流出并持续存在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
不过,连平认为不用太过于担忧,资本流出整体可控。他进一步解释说,可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基本面还好,未来GDP可能在6.5%-7.5%区间运行;二是中国财政状况较好,金融体系运行、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外债规模非常小。
连平表示,面对美联储加息造成的资本外流影响,首要应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其中维持平稳增长首当其中是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二是投资政策需要更加前瞻。三是汇率政策和资本金融帐户开放。
即便GDP到6.5%也是比较乐观的增长速度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
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十年来GDP增幅首次跌破7%。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认为,“经济增长快慢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增长的质量。”她指出,保增长保的是就业,但是中国90后人口数量比80后少了将近40%,这一人口断层延续到20年以后导致新入职场劳动力大量减少,这种情况下保就业并不难。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五年中国就业增长率相对压力较小。
她还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会一直处于转型中。大部分国家经济结构转型都引致GDP增速的下滑。下行幅度和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及本国的产业结构相关。既然就业压力不大,那么增长速度也就不一定要7%了。“即便GDP到了6.5%也是比较乐观的增长速度。”
随着以质量代替增长速度新时代到来,林采宜认为未来有几个明显特征值得关注:第一是投资拉动的增长时代终结了。尽管房地产销售回暖,但并没有带动投资增长,房地产投资仍然在下行。房地产销售没有带动投资是好现象,说明地产商理性化。尽管销售回暖没有拉动投资,但改善了开发商的财务状况。
第二是出口增幅实际下行趋势短期内也很难逆转。第三是国内宏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消费。“总体来看居民收入在稳定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增长也就有了基本保障。”
自去年11月至今,央行已经出现6次降息、5次降准。面对这一罕见情况,未来双降是否会继续?林采宜认为,“降准肯定会继续,降息还有空间。”她解释说,央行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会带来人民币流动被动紧缩,要调整这一现象就是降准。降息主要是看现在的价格指数,中国已经进入通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1.5%基准利率并不算低,也就是说空间还是有的。
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可能会面临哪些风险?林采宜认为有两个风险,一是经济总量增长速度的下行带来的信用风险,二是美元资产的强势可能会导致资产外流的压力。规避这些风险的要点不是宽松和增长,而是经济转型的调整,这才是经济发展最主要药方。
圆桌对话:加息靴子何时落地并不重要
针对人民币国际化和美联储加息这两个话题,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黄亚钧,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总监曹燕萍,中华元智库创办人、首席战略顾问张庭宾,德意志银行企业融资部、投行部董事王斌等专家进行了讨论。
连平表示,加息靴子何时落地并不重要,影响早已开始。有关预期阶段的酝酿往往是导致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过程。而真正这个旗帜掉下来以后短期的阶段倒有可能出现一些反向的变化。
林采宜同意连平观点并补充说,“加息是否会导致人民币或者其他新兴国家资本大量向美国集聚,本身并不完全取决于美元加息的时间和加息的幅度,它同时也取决于新兴国家本身经济的状况。比如说经济的稳定性;是否由于大宗商品大幅度下行导致国内资本回报率大幅度下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和大家对改革开放的预期等等。”
曹燕萍则表示,加息不管是在12月或者是不是推迟已经不是特别重要,关键还是在于两个国家自身经济的基本面的走向。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放在全球来看是否具备吸引力,中国能否通过改革和经济转型把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如果6%左右GDP增速能够维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我认为放在全球来看是还可以的回报率。”
王斌说,作为市场从业人员,大家对美联储加不加息这个事情基本上属于麻木的状态。德意志银行内部观点是,真正的加息可能在明年靠近年中,逐步往上调。
张庭宾就人民币国际化发表观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其实在迅速的推进,包括离岸市场初步建立有取代的态势。至于市场有两个数据很重要,一个是中国外汇储备减少的数量,另外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市场余额存量。
互联网上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秦朔: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我在媒体整整工作了二十多年,我有时候也很痛苦,我在互联网上也放不下一个安静的书桌,很难。”秦朔在当天峰会的主题演讲中如此描述自己在互联网上的真实体验。
在他看来,当下中国要解决诸多问题。“如果我们有66个决定,那便有多达300多项决定,这在现实中推动的话,将会显得非常困难,因为矛盾纠葛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普通民众、普通公民改如何处理?
“你可以抱怨,但抱怨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想最后的解决方案及选择,或许将来自于互联网。”在秦朔看来,移动互联网代替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6亿人都在用它消费,你却非要在传统的介质上等待,为何不去尝试一个更好的方式?为何非要躺在那个地方?当有6亿人群都在使用这个新东西的时候,相信你肯定会尝试,并能做成这件事情。”秦朔认为,中国的传统消费模式,传统的工业模式,传统的资源配置模式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已不适用于当下。
“如果你沉浸在旧式的模式中,你就会郁郁寡欢,你会觉得无望,你会觉得将要硬着陆,你会觉得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当你看到出生在1980年中国的人口有2.4亿,出生在90年代的中国人口是1.75亿,出生在00年的人只有0.7亿,这些逐渐减少的人口跟某些亚文化的关联度非常高。
所以,在秦朔看来,整个的时代都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
陆金所:我们找资产,更创造资产
陆金所董事长 计葵生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非标准的东西,不明确的东西标准化、明确化,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关键的地方。”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在2015金砖论坛现场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这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关键的地方。
在计葵生看来,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普惠金融赋予很多人以机会,尝试更多的创新或者融资模式。
“讲一个例子,我今天是一个投资人,我对哪个项目有点兴趣,我可以到线上去了解这个项目背后的资产是什么,资产背后的风险在哪里。这些消息如果可以披露出来,我可以知道回报和面对的风险是什么。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地方就在这里。”计葵生认为,如果互联网的使用者考虑到核心是这样的话,这其实跟房地产不动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房地产不动产是个很具体的东西,今天有这个楼层,今天这个房子在哪个地方盖,投资在哪里,旁边的现金流和回报都可以在线上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披露。”
计葵生认为,互联网金融跟整个不动产合作的机会跟发展的机会,未来几年将相当大。“前几年,我们陆金所的愿景是自己做一个PPT的平台,一年半之前我觉得这样做太累了,而且要做很多的东西,我们要不要换一个行当。”一年半之前。陆金所跟更多的合作方开始一级合作,其中包括资金的提供方,也有可能是金融的提供方或者非金融提供方。
我们做一个开放的平台,不但非常快地找到资产,而且也找到了非常多的资金。”计葵生说,现在陆金所跟500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更重要的是,陆金所还跟更多的合作方一起创造资产。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杉杉控股主席郑永刚、海立集团董事长沈建芳、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巨星集团创始人邱则有、长汇财富董事长张占波、金螳螂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毛柯成、森垚万峰谷联席董事长梁上燕等嘉宾在2015金砖论坛上讨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问题、出路和转型。
我干了31年,还想再干31年
杉杉控股主席郑永刚
杉杉控股主席郑永刚对新常态的理解是:“过去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干什么赚什么,以后可能干什么赔什么;过去政府拥有强大的潜力和资源,以后做官不一定能够致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能会不断地往下走,但对新兴创业者来说机大于危。”
80年代,杉杉在别人做传统服装厂的时候开始做品牌,完成了第一次创业。1998年,杉杉开始战略转型,并在时尚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园区开发、国际贸易等领域左右开弓,现在发展成为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型企业集群。
郑永刚分享说,企业家要把握住时代脉搏,确定战略定位。然后要用好一帮优秀的专业人士,形成激励机制。过去你给我打工,以后要想共享财富、共享视野。成功与否关键是你的战略、你的胸怀、你对企业的理念、价值观。我干了三十一年,还想再干三十一年。
这辈子只做压缩机一件事
海立集团董事长沈建芳
海立一直坚持走制造产业的路。我跟自己说这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做压缩机,做到世界最大、世界最好。我们必须把制造业做好,制造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间要不断地发展。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变革的时期,我们作为制造产业应该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把我们这个产品和产业升级。因为消费市场放在这个地方,我们的产品和德国、日本产品比还有很大差距。制造产业的转型,就是不断地技术开发和自动化制造。
不创新在新常态下绝对活不下去
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
车建新认为新常态下首先要创新,不管是做实业的还是做零售的,“互联网+”是创新的基础;其次,新常态下要精细,目前国内人工成本高了,但产品还是比较粗糙;第三,新常态下要扎实练内功。
红星美凯龙有家居和房地产两个产业,是中国家居流通业第一品牌,房地产方面做商场。在房地产进入下行通道的时候,车建新看好房地产前景。他说,中国房地产在未来二十年中仍然是支柱产业,“因为中国人特别爱家,中国又是礼仪之邦,又爱家、又有大的审美,所以说房子会越建越好、越住越大。”
“互联网+”是躲不过去的
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
零食大王施永雷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他说,互联网导致信息透明化,竞争环境也发生变化。原来传统的经营有它的地理优势,但互联网带来竞争环境范围发生变化。“原来上海区域形成优势的话,商业就可以发展了。但有了互联网以后山东、山西等其他区域的同业也有竞争,整个竞争范围扩大了。如何应对这种竞争?就是积极拥抱互联网,因为躲是躲不过去的。
新常态是创新周期越来越短
巨星集团创始人邱则有
建材企业巨星集团创始人邱则有表示,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常态是不断模仿别人,新常态是创新周期越来越短、淘汰越来越快。当金融和产业结合的力度越大,产业发展越快。
靠创业、创新、消费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长汇财富董事长张占波
长汇财富董事长张占波理解的新常态是,过去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而现在这两者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在趋缓。“新”要靠创业、创新、消费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且要长期这样下去。其次,大量的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手中有可以用来投资的闲置资本,需要专业的机构来帮助市民打理,财富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机构就应运而生。
随着最后一轮圆桌对话的结束,本次全球房地产金融峰会也宣告落幕。但对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争论,在新常态之下,这或许还仅仅只是一个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