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张云超:给电梯配上预警“手机”
作者: 2015-04-23 10:10:36 浏览:189
信息来源:青岛日报
[打印]

  从一家三个 “技术宅”组成的小公司,到如今,张云超创立的桥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多家知名电梯公司的无线远程监控通信终端独家供应商。而这一创业项目的灵感却是来自一次电梯事故的“偶然”。

  三个“技术宅”自立门户

  张云超1995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银行和青岛朗讯科技公司工作。2004年,他跳槽到爱立信在青岛成立的合资公司。

  “在爱立信工作的7年,是我成长最多的一年。”张云超在此期间担任产品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搞M2M (MachineTo-Machine)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那也是我最早开始接触物联网概念。”

  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由于公司总部战略调整,除了核心业务,其他终端类业务全部放弃。

  多次跳槽、换工作,让张云超看清了一个事实:给别人打工,即使再认真努力,个人命运也由公司决定。“与其继续跳槽寄人篱下,不如自立门户。”将近40岁的他平生第一次萌生了创业的念头,“那时没钱没客户,提到创业开公司,大家都觉得不靠谱,眼前更多的是不确定性。”

  张云超在部门解散之际对同部门的15位技术人员挨个“游说”,最终只有两位年轻的同事看好他的创业想法,三个“技术宅”成了青岛桥通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最早的创始人。

  电梯事故引发创业灵感

  创业之初,张云超的想法很明确:专注一个领域、一种产品的研发。然而,物联网、远程通信都是大范畴,他们要选择哪一个细分市场?

  2011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的上行扶梯发生严重设备故障,导致人员伤亡。之后,上海、深圳等地也发生了电梯直坠、逆行等事故,一时间,几大知名电梯品牌的订单量直线下滑,电梯运行安全成为厂商、用户关注的头等大事。

  电梯事故频发给了张云超灵感:把物联网技术嫁接到电梯上,是否可以在电梯故障前发出预警?

  三个“技术宅”都觉得方案可行,而且很有市场价值。于是,三人开始了没日没夜的产品研发、测试,终于用一年多的时间研发出电梯无线远程监控通信终端。

  “这个终端相当于给电梯配了一部手机,一旦电梯控制系统、变频系统的某项指数不正常,系统就会将数据传送给维保中心。通过故障预警发现电梯的‘未病’,而不是等到电梯出现关停、下坠等故障之后,才对系统进行人工排查。”张云超认为,这一项目无疑会大大降低电梯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避免电梯事故对生产厂家造成的损失。

  正如张云超预测,产品切中了电梯厂家和用户的痛点。产品一经推出,便迎来了第一个客户—上海三菱电梯下了500套的订单,桥通公司成为上海三菱电梯无线远程监控通信终端的独家供应商。

  资金用在刀刃上

  从三个“技术宅”组成的小公司,成长为多家知名电梯品牌的合作商,张云超一直谦虚地说只是“顺应了时势,抓住了机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会搞技术”,潜心做技术研发,既让他的公司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也让他们走了不少弯路。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在市南办公,那时根本没关注过创业扶持政策,本来就资金短缺,还要负担房租、水电等成本,创业第一年都开不起工资。”

  2013年,他们搬到了高新区创业大厦。30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空间、廉租公寓等优惠让公司的运营更有余力。“虽然我们是靠技术吃饭,但要想做成品牌,就绝对不能在产品生产上省钱。”张云超说,入驻高新区后,他们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产品上,把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自己则潜心搞技术,在电梯无线远程监控通信终端被确定为国标之前,迅速扩大公司体量,占有市场。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在高新区扎根,未来的集聚效应也是张云超十分看重的。曾经的“技术宅”已经摆脱了当年“信息闭塞”的状态,去年6月,公司还成功获得了“双软认定”(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可享受企业所得税、设备购置关税等税费项目减免。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