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两成电梯超龄服役 电梯维保成大问题
作者: 国际电梯网 2013-04-10 11:22:40 浏览:120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噪音、困人、蹾梯……许多市民都有过“电梯惊魂”的经历。北京市质监局昨天通报,北京全市共有152277台电梯,其中27413台电梯使用年限超过了10年。在这些“高龄”服役的电梯中,居民住宅电梯有11761台。
电梯“寿命”暂无上限
  “高龄”电梯什么时候应该更换?“我国并没有法律、行规明文规定电梯寿命,所以也就谈不上淘汰、报废、更换的问题。”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陈辉介绍,一般来说,电梯控制柜里的继电器、接触器使用是用次数计算,所以其寿命长短不能用时间界定,应该和使用频率、保养程度、工作环境、管理水平,设备的载重、速度及本身使用的机械和电气部件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保养得当、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电梯可以有很长的使用期。
维保更换费用惊人
  据专业人士介绍,一部电梯要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月保养费应该在400元以上比较适当。然而当前电梯保养市场竞争激烈,开价越来越低,工人保养也就越来越偷工减料。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梯保养公司负责人透露,几年前公司开出的每部电梯月保费是600—700元,一组两个人每天保养两部电梯;但现在为了争生意,月保费降到200元/部,一组人一天要保养六部电梯,只是擦点润滑油,随便掸掸灰就算完成任务。因为电梯是一种复杂的机器,运行时间过长一些参数就会不准,需要重新调整到最佳组合;如果不调整,零件的损耗速度肯定大大加快。但现在工作量增加了三倍,这些“精细活”也就变成了“粗活”,因保养不力,电梯寿命要缩短五年以上。
  不少维保公司在保养方面赚不了钱,就在维修上做文章,维保公司开出的维修价格动辄上万元,大修则数万元,导致业主不堪重负。
300多亿维修基金在沉睡
  目前,购买高层住宅必须分摊电梯费用,一般在购房时开发商都会将电梯费用摊在购房款里,业主在购房时一般不会去考虑电梯的更换问题。但像上世纪90年代盖的电梯房,需要更新时分摊费用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高层住宅楼配置一部中高档的电梯,设计、运输、安装等所有费用大概在50万元左右。
  许多购房者更没想到的是,如果使用年限为70年的房子,往往需要更换3—4次电梯,每部电梯按50万元,一幢楼三部电梯总的更换费用就是450万元。加上电梯在报废前的维修费用,更换费用可能在500万元以上。这笔巨款,按一幢三梯六户的30层楼180户计算,每户需分摊约2.8万元的电梯费用,也就是说换一次电梯,每户业主需要承担的费用约9000多元。
  北京住房公积金网站显示,截至今年2月28日,北京全市已累计归集商品住宅专项维修基金达334.27亿元,北京全市有1096个小区使用了这笔基金,但金额只有4.29亿元,为基金总数的1.28%。
  “那么多钱花不出去,但又有那么多人为"带病电梯"担心、争吵,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刘铭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本市社区业委会的普及程度太低。
  刘铭介绍,根据物权法规定,社区公共建设大修要满足两个三分之二:一是人数达到相关业主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二是专有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三分之二。举例来说,一栋90户、面积达9000平方米的住宅楼电梯需要更换,需要有占有面积在6000平方米以上的60户以上人家投票通过,物业才能申请使用专项维修基金,否则基金就是死钱,摆在那,不能动。
  刘铭提出,电梯安全关乎人的生命,既然有充足的基金可以解决问题,那么业主自身应该具有维权意识,不要各扫门前雪,而是积极成立业委会,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基层居委会、物业公司也应主动引导业主,尽早成立业委会,相关部门应该简化基金审批手续,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