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每天上班赶公交,进大厦后赶电梯,经常会遇到电梯承重不足,需要下去一个人的时候。那么究竟怎样运用电梯的承重能力,保证一个正常的人能进入电梯呢?下面大家一起做了一个实验,亲身体验电梯报警究竟有何玄机。
灵活调整站位 控制电梯载重报警
第一次实验,我们在人员选择上,搭配了80公斤以上的大汉与50公斤以下的女性各种类型,力求模拟正常情况下随机进入电梯中人群的体型特征。
电梯标准载重13人,在进入第14个人时,发出了报警声。由此判断,该电梯的最大限制容量约为13~14人体重总和。
通过这13人不同站位调整,能控制电梯是否报警:当13人均匀站立在电梯轿厢中时,电梯运行正常,没有报警声,厢门可以关闭。当13人向电梯左侧、右测和后测靠拢时,电梯都会发出报警声,示意超重。
如何在临界值上 电梯多站一个人
在原有13人进入电梯的前提下,我们安排了一位体重不足45公斤的女性进入电梯。
第一次,在载重接近饱和状态下,该女性以正常姿态进入,电梯发出超载报警,无法关闭轿厢。
第二次,她调整呼吸,以较轻步伐进入轿厢后,电梯仅维持短暂的正常状态,随后同样发出超载报警。
第三次,我们调整了电梯所有人的站位,让全体人员根据体型均匀分配,保证厢内各个方向保持相对平均重量。然后,让那位女性以较轻的步伐进入电梯。奇迹出现了:电梯没有报警,顺利关闭了轿厢门。
试验地点:较场口重报集团大楼电梯
电梯类型:准载13人,核重1000公斤
测试人员:5楼14名工作人员,有男有女,总体重约900公斤
测试方式:各种站位尝试,测试电梯在何种站位下会报警,调整站位后报警信号会否消失;测试在接近临界状态下,电梯能否依靠站位与进入方式的不同多容纳一个人。
站位越均匀 电梯承重越大
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乘电梯时如果乘坐人员的所有重量偏向一个方向,那么电梯最易超重报警。在尽量均匀分配体重和站位的情况下,情况会一定的变化,能让电梯在载重临界值上多装载一名体型较轻的乘客。
测重装置在轿厢四角
为什么站得越均匀,电梯就能承受越多的重量?我们咨询了奥的斯电梯公司服务主管时勇。
时勇说,电梯的称重装置简单分为机械和电子传感两种,后者的称重装置将重量等级划分得更细、精确度更高。目前的新电梯大多使用电子传感装置。
无论是哪种传感装置,它们对于超载的探测都比较准确,误差主要出现在测重点位上。电梯称重装置主要是探测轿厢四个角落的重量,再将此重量以一定的公式取一个平均值。一旦某个角承受重量与其余的角承受的重量相差过大,那么就会产生较小的误差,可能造成传感器判定承受了比实际值更大的重量。在接近满员的情况下,这就会导致电梯提前报警。所以,在电梯中站得越均匀,称重装置探测的重量会越准确。
轻轻进梯为何不会超重
为什么轻轻进入电梯,称重装置不容易报警?
时勇解释,如果一个人以很重的步伐进入或跳入电梯,导致电梯瞬间承受重量超过最大限制重量时,超载警报就会响起。力量过大,甚至会触发电梯保护装置,导致轿厢被锁死。
此外,在所有人进入电梯,重量相对稳定后,即使当时总重量低于电梯最大载重限额,但只要与最大限额十分接近,那么它也很难重新判断,也会导致报警。
不过,在人员总重量接近最大载重额时,轻轻进入,能避免瞬间受重超值,让总重量与最大载重额达到一个临界值,此时电梯就会正常运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