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乘电梯出入各大写字间、居民楼,但你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绝大多数人在乘坐电梯时喜欢仰头看显示的楼层数。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令人感到不舒服。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表现。
人们喜欢将抽象的事物形成具体化,比如,具体的楼层数字、下载百分比、进度条等等。这样,通过随时观看相关的进度数字,可以给人以掌控感,便于控制局面,减轻焦虑。
此外,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空间内,人们的习惯是着眼于运动的元素。在封闭的电梯内,唯一运动的就是电梯上方或是控制面板上的显示板上变化的数字,陌生人之间为了避免尴尬,自然就希望眼睛有个自然的停靠点。而这一行为和现象,也为近年慢慢发展出的电梯内的大众传媒广告创造了价值。
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安全的距离,当安全范围内有陌生人进入时,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紧张、恐惧,就会希望早点脱离这样的一个封闭空间,所以会看着楼层的显示,希望早点儿到达,然后离开。
每个人心中的安全距离就是所谓的“私人空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调节机制。“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保护功能,可以像缓冲器那样对抗外界对我们情绪和身体潜在的威胁;另一个是交流功能,人际距离决定了我们通过何种感觉通道来进行交流。 ”
人们选择不同的人际距离,表达着不同程度的亲密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传递着有关彼此之间关系的信息。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了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采用的四种不同的个人空间距离:分别是亲人、情侣之间的亲密距离0-45厘米;好友之间的个人距离45-120厘米;商务谈判、会议的社交距离120-360厘米;个体和公众之间的公众距离360厘米以外。
这种空间决定了无论电梯内有几个人,他们面对的都是相对狭小的环境。出于自我保护,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暂时的距离侵犯和相对陌生的环境,也会让人想在第一时间逃离这个让人尴尬的场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