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梯轿厢环境的改善(下)
作者: 2012-09-21 11:22:26 浏览:99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2、突破固定思维,改变轿厢设计理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重新审视轿厢的设计:a、将电梯轿厢纳入建筑设计范围内,使轿厢完美融入建筑之内,成为建筑的一个亮点。b、从环境上,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改变人们进入电梯时沉默、冰冷的消极心理。c、以人为本,设计人员充分考虑轿厢对乘客心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心理舒适度。d、充分挖掘电梯特色,与其他功能或空间结合,为使用者带来新颖独特的体验。
从节省建筑空间的角度考虑,轿厢外形设计不一定是方形的盒子,例如可以引入蜜蜂蜂巢的六棱柱体等。未来电梯将可能不是一面开门而变成三面开门,形态设计的改进会带来乘坐方式的改变。轿厢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给使用者一种乘坐安全、舒适的感觉,因此,设计要使乘客在乘坐时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吸引。例如为儿童活动场所进行轿厢设计时,就应该突出形象性、趣味性、拟人化的设计主题,内壁使用柔软安全的材质,操纵箱部分考虑儿童的使用方式,降低高度。交互界面设计中添加语音提示功能,引导孩子自己动手,色彩上要绚丽多姿,使孩子步入电梯的同时就被自己所处的环境吸引。如果是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电梯,轿底要选择具有一定硬度的材料,这样会减小轮椅的摩擦力,方便出入。操纵箱的按钮也应该选择水平方向排列,易于操作。同时从人性化设计出发,可以适当增加辅助部件,如固定轮椅的小装置、轮椅助推装置等。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要求把“人”作为最终目标,设计时充分考虑人所处的环境,各部件形状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体的工程学的要求。环境设计可以大体分为视觉环境的设计、听觉环境的设计、嗅觉环境的设计、触觉环境的设计、心理感觉的设计等。设计人员除了应掌握必需的机械知识外,还要了解相应的人体工程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应改变电梯功能的单一性,将电梯功能从纯粹的交通功能拓展到复合功能。例如乘坐时,增加游戏、运动、健身等活动,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变电梯内的氛围。这样,会使电梯空间产生质的变化,人们可以在内部进行不同的行为,不会不知所措。

来源于《中国电梯》杂志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