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高龄电梯”维修资金难落实
作者: 2012-08-27 09:51:11 浏览:91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高耗能特种设备安全节能风险评估体系,包括硬件、维保、管理等三部分,不仅考量安全问题,也将节能、舒适等因素进行了考虑。比如电梯制动阀是否好用,钢索绳有没有磨损,乘坐时是否有抖动现象等因素全部被纳入该体系中,而对 “高龄电梯”的要求已超过了普通的技术标准。令人遗憾的是,根据这套体系“体检”的结果,这些“高龄电梯”几乎“全军覆没”,其中需要更新的达到20%,其余的也均要进行改造或是不同程度的大修、小修。为什么15年以上 “高龄电梯”坏得这么厉害?难道15年是个坎吗?长宁区质监局相关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采用15年的指标是借鉴了北京地区之前的一次电梯 “体检”,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15年的“高龄电梯”的确问题多多。这主要是因为这批电梯多数生产于1995年之前,当时的电梯技术还不够先进,存在硬件上的软肋;另一方面当时建成的不少高层住宅中,一栋大楼两到三台电梯要为一层楼面10户甚至15户以上的居民服务,在超负荷运作下,电梯承担的压力与使用频率也格外高。在采用了风险评估的“体检”体系后,不但实现了安全关口前移,变事后监察为事前预防,提高了行政监察效能,也进一步强化了公共安全节能监管的力度,提高了政府对“老龄化”住宅乘用电梯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业主委员会、物业、电梯公司各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协调解决住宅电梯安全节能使用风险提供了依据、搭建了平台。不过,“体检”中发现了种种问题,可一旦等到需要维修时,各种电梯安全问题和矛盾就会不断显现,成为电梯安全监察工作的难点和瓶颈。 “首先业委会要有维修基金,同时居民必须要统一意见,经三分之二以上讨论通过才能进行基金的动用。 ”负责人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居住在低层和高层的居民对电梯问题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整个问题的关键归结于电梯维修资金的难落实。本是电梯设备老化,“该修修、该换换”的简单事,却因为维修资金牵涉业主委员会、物业等多方的利益和矛盾,一切都停顿了下来。 “虽然一纸封条可以不让居民使用‘带病电梯’,但实际又牵涉到二三十层楼的高楼中,有大量无法自行步行至楼下的老人或病人,根本不能封。 ”负责人说。

如何解决燃眉之急,确保居民出行安全呢?长宁区质监局会同街道、房管局等相关部门,为多个居民区近20台存在安全隐患的“高龄电梯”协调解决了维修资金难落实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制定了《长宁区消除住宅电梯安全隐患暂行办法》。为确保一定的可操作性,这一办法经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监察处的指导,由长宁区政府多部门反复琢磨、反复推敲,并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得到了普遍认同,并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的出台为切实解决“老龄化”住宅乘用电梯的安全监察难题、特别是存在安全隐患而维修资金不足或难以及时筹措的住宅乘用电梯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根据这一办法,在维修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实施紧急维修、改造、更新的,将根据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将敦促使用单位在15日之内完成电梯隐患整改工作。未建立首期专项维修资金或者专项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筹集金额30%,无法实施整改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相关规定、管理规约和业主大会的决定,及时补建或再次筹集资金。对有严重安全隐患的电梯,确因短期内难以筹集资金、无法及时维修的,按照“申请有依据,还款有期限”的管理原则,依照“申请、审批、垫资、催讨、还款”的政府先行垫资流程,落实资金,完成电梯隐患整改工作,确保居民人身安全。

相关阅读

电梯坏掉 应急维修资金申请难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