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我是一名盲人,在10号线南京东路站使用无障碍电梯时,险些被乘坐同一台电梯的正常人推倒。”昨天,家住黄浦区的印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使用地铁无障碍电梯时的遭遇。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地铁10号线南京东路站,虽然不是高峰时间,但该站是2号线与10号线的换乘站,又紧邻南京路商业区,所以客流量比较大。顺着指示牌,记者在一处进站口找到了一部无障碍电梯。记者在这座电梯前观察了仅一刻钟,发现无障碍电梯受欢迎程度出乎意料,几乎趟趟爆满。身强体壮的中青年、提着手提袋的阿姨们都非常喜欢这种“直达方式”。然而,记者注意到在电梯旁的“服务信息”中明确写有“本电梯优先为行动不便、身体不适等乘客服务。”而离此10米处就有一部上行的手扶电梯。记者联系到了地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解释称,以前是采用“按铃呼叫,专人开启”的管理模式,那时基本没有年轻人乘坐。而自从取消了这一管理模式,改为“即按即开”的自助式使用方法后,确有不少年轻人钻了“空子”。同时,地铁管理方也在电梯旁张贴了一块醒目的 “文明礼让,优先老弱”的黄色标志,并在早晚高峰时段在电梯旁挂起小喇叭循环播放此宣传语。记者随后来到同样换乘人流较大的2号线静安寺站,发现此处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些。其主要原因是,2号线闸机口通往站台的无障碍电梯都地处车头、车尾较偏远位置,离上下行扶手电梯较远,所以也无中青年“舍近求远”。针对无障碍电梯经常被年轻人“霸占”这一现象,不少有这方面需要的乘客纷纷“抗议”,“原本提供给我们的便民服务,却被一些年轻人乘坐,挤不过只能再等一班。”据了解,无障碍电梯并非残疾人专用,也并没硬性规定健全人士、不携带大型行李的人就不能使用,因此在管理上全靠乘客自觉。地铁工作人员强调,作为普通乘客不应该占用资源,影响相关人员出行。在乘坐无障碍电梯时乘客们应该主动“文明礼让,优先老弱”。
乘坐电梯是一件很普通的小事,然而不同的行为却能反映出乘梯人的修养不同。这里有几个细节提醒大家,让我们共同做一个文明乘梯人。当我们走进电梯后,让电梯的自动延时功能去关闭梯门,而不要自己去按关闭按钮。因为在这等待的十几秒内,有可能就会赶来下一个搭乘者。我们都有这样的心理:当要赶乘电梯时,总希望电梯门能等我们上去再关。然而一旦走进电梯,完全不顾别人,首先去按关门按钮,这是一种没有公德的坏习惯。
1、操作按键是晚辈或下属的工作,所以同电梯辈份最低的人站在此处。
2、愈靠内侧,是愈最尊贵的位置。
3、较靠电梯门口处,则为第二顺位。
4、进出不站在近门处。
5、面朝门的方向站立。
6、依序进出。
7、等待即将快步到达者。
8、帮助不便按仪表者。
9、不应当对镜整装。
10、尽量避免交谈。
11、绝不吸烟。
12、避免过度使用香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