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乘电梯时,你注意过以下几点吗?
作者: 2011-07-13 08:37:32 浏览:170
信息来源:重庆晨报
[打印]

  有救援经验的消防队员提醒市民,在乘坐电梯时,应当注意:

  电梯走向以及电梯轿厢所处的大概位置

  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困人,救援人员在无法与被困人员联络时,很难判断电梯轿厢所在的楼层。如果被困人员能够准确地说出轿厢所在的位置,这将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保持手机畅通

  有的市民被困后,不但向119、110打电话报警,还向亲戚朋友求助。如果手机电量耗尽,而救援人员急需与被困者取得联络时,这将给救援带来不便。

  保持平稳的情绪

  消防队员介绍说,大部分电梯在发生故障后,轿厢内仍能够保持空气流通,被困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给营救带来很大的帮助。

  乱敲乱打电梯门

  一些乘客在等待电梯时,由于等候时间过长,会因心情急躁而出现拍打甚至脚踢电梯门的情况,这容易影响电梯轿厢门及厅门的运作,导致事故。

  液体流入电梯

  在电梯底部,安设有许多电子零件,如果乘客携带的饮料或是其它液体在电梯内泄漏,顺着电梯井落到底层,就可能引起短路等故障。有的人甚至在电梯内随地大小便,这更是不雅的行为。

  乱按楼层按钮

  一些小孩子在乘坐电梯时,喜欢恶作剧地将所有楼层的按钮按满,这不仅影响其他乘客,还可能导致系统问题。

  “我以为没有人会发现我……差点就绝望了!”21岁的少女小乐(化名)凌晨被困在电梯内,呼喊求救无人发觉,手机没电打不出求救电话,瘦弱的她在发生故障的电梯轿厢内,上天无路入地无门。2小时后,她终于得救了,当她获救的一瞬间,扑向了前来营救的消防队员,泪水如雨点般落下。

  当然,小乐的遭遇只是个案。市消防总队透露,今年以来,我市主城区发生电梯困人事故1393起,平均每天7起以上。消防提醒,稳定而良好的情绪,是平安获救的关键。

#p##e#

  个案:少女凌晨被困两小时

  近段时间来,我市频繁发生电梯困人的事故,而作为救援的主要力量,消防官兵几乎参加了市内所有的电梯困人事故。

  消防官兵们谈论起所经历过的各种电梯事故时,一件小事让他们记忆犹新。

  去年夏天的一个凌晨,江北某小区内,刚和朋友在外吃过夜宵的少女小乐带着一点醉意,走进了楼道里。踏上电梯的轿厢,小乐摁下了5楼的按钮。可她没想到,电梯刚刚运行了两秒钟,“咣”的一下停住了。

  “按钮全部没用了,电梯再也不动……”小乐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向家人求救,可电话早就没电,关机了。“当时一下子酒就醒了!怎么办?”她使劲用脚踹门,可那时是凌晨1点过,楼道里根本没有人。小乐身体比较瘦弱,连扳开轿厢门透气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坐在地上,不停地敲打轿厢铁门,希望有人能注意到。

  就这样,2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凌晨3点,终于有起夜的居民路过楼道,听到了从电梯轿厢内传出的声响,于是打电话报警。

  消防队员赶来后,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将电梯门打开,将小乐救出。当跨出电梯门的一刹那,小乐一下子扑向了前来营救的消防队员,抱着他们痛哭流涕。“里面好热好闷,透不过气来,我以为没有人会发现我……差点就绝望了!”

  数据:电梯困人事故倍增

  消防官兵向记者讲述的小乐的故事,只是众多电梯困人事故中的一个。

  记者从市消防总队了解到,今年以来,至昨天(7月12日)下午,我市主城区发生电梯困人事故1393起,平均每天7起以上,而去年同期发生了766起(2010年全年1674起),前年同期发生了305起(2009年全年829起)。不难发现,电梯困人的事故,每年以成倍的趋势增长,其中还不乏一些造成人员受伤的事故。

  提醒:良好情绪是获救关键

  在去年初,来自重庆各个区县的32位消防中队特勤班长,在南岸茶园工业园区的伊士顿电梯制造基地接受了专业人士的培训,并领到了电梯救人的“上岗证”———三角钥匙。

#p##e#

  渝中区消防支队第四中队队长助理陈浩,正是当时接受培训的特勤班长之一。几年来,陈浩经历过的电梯救人事故不计其数,有丰富的救援经验。

  “许多电梯是通风的,被困者之所以感觉到呼吸困难,空气稀薄,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心情有关。”陈浩告诉记者,对于电梯被困人员,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的患病者,应当在电梯内保持良好的情绪,切勿激动或是绝望。“对于被困人员来说,轿厢里是安全的,稳定而良好的情绪,是平安获救的关键。”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