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人民币国际化再出举措 房地产调控又到关键
作者: 2011-06-27 08:54:40 浏览:106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打印]

  本周宏观层面上大事颇多,但大多集中在人民币与房地产上。

  先说人民币,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依旧紧张,银行间市场利率上涨。6月21日,央行发行的1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为3.4019%,较上周走高9.6个基点。同日央行和财政部进行的500亿元9月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招标利率达到5.9%,也较上期高出20个基点。

    有点意外的是,6月22日央行突然发布公告称周四央票发行暂停。按照惯例,央行通常在周四发行3月期央票和3年期央票。综合来看,央行本周的净投放资金量为810亿元。此前央行已连续四周净投放资金2940亿元。

  另外,6月21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试点办法,成为推进人民币跨境流动又一举措。去年6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20个省。今年1月,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ODI)试点启动。

  《通知》显示,在试点阶段,海外人民币资金直接投资的范围有一定限制,FDI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而非金融与房地产行业。

  本周另一焦点在房地产。

#p##e#

  国家发改委下发一份名为《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地投融资平台公司可申请发行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应优先用于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实际上,文件出台前,已经有多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为保障房建设融资。此外,财政部发债计划显示,今年发行2000亿元的地方债将优先用于保障房建设。

  这两条消息本周让地产股一片欢腾,但真的有那么好吗?

    在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过度膨胀的前提下,再为保障房开辟平台融资,这显然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的结果,问题是中国版“次贷危机”会否在数年后形成呢?

  其实,从表面上看,未来5年需建成3600套保障房,地方财政确实捉襟见肘,但笔者以为解决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着力点不在发债融资,而在于财政预算审批制度改革。从现行的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政府“三公”消费估算来看,其实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并非想象的那么难。

  另外三则看似偏空的房地产新闻,笔者的解读却是谨慎。

  一是从2009年至2011年5月,北京市土地储备贷款总规模已超2500亿元。2011年初开始大规模还本付息,每月需还本付息在100亿元以上。土地出让收入难以支撑还债的险局已经出现。

  二是广发证券统计,上周末11大重点城市的住宅库存总量突破60万套,环比上涨1.4%,连续14周上涨,其中北京突破10万套。

  三是5月投向房地产领域的信托产品规模达256亿元,刷新单月最高纪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个月信托产品投向房地产资金1168亿元,占信托资金总量的45%。

#p##e#

  这三则新闻说明了去年以来房地产叠加调控以来的房地产行业现状,按照此前历次调控演化推算,接下来会有很多房地产人士开始哭穷并游说政府放松调控。有可能的是,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无法维持时,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形成妥协。所以两个月后很可能出现“金九银十”的局面。如果房地产调控出现转折,那么将前功尽弃,也将为后续风险埋下伏笔。

  此外,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23日在一论坛上表示,现在房地产风险的广度和深度在进一步加强,银监会要求银行用四大措施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其实,2003年,央行信贷司有此类似举措(“121号文”),但未能得到有效执行。

  国际方面,美联储6月21~22日召开了货币政策会议,称继续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同时重申“较长时间内”保持低利率。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