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从2003年开始,媒体就持续关注“旧楼加装电梯”这一民生热点。但由于面临“资金难,协调难,办证难”等诸多难题,“旧楼加装电梯”至今仍举步维艰。这一难题也引起了华南师范大学退休副教授张向阳的注意,多年来,他一直关注相关报道。经多年实地调研,他潜心一年多,终于发明了一种采用组合式井架替代井道壁的专利技术,从技术层面成功破解了“旧楼加装电梯”的资金难题。
看晚报下决心破解难题
已经60多岁的张向阳跟许许多多住在旧楼里的老人一样,每天都承受着没有电梯只能徒步上下6楼的煎熬。几年前,他通过媒体的报道得知,广东省旧楼加装电梯率不足3%。且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需加装电梯的老楼约18万幢,涉及450万户1300多万人,其中近800万为中老年人。
通过几年的调研,张向阳从去年3月份就开始研究如何破解“旧楼加装电梯”的难题。他认为,旧楼加装电梯遭遇困难重重,归根结底在于电梯造价过高,加之影响低层住户的采光,这并非仅靠政策就能解决的,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转变思路,从技术层面着手。
张向阳发现,现代电梯的总报价包括井道壁土建工程造价及电梯本身的价格。井道壁是用来安装导轨及隔开井道和其他场所之间的墙体或结构物,新建楼房的井道壁在住宅设计时已预留。由于旧式低层住宅大多数未考虑安装电梯,故加装电梯需新建井道壁。井道壁土建工程工作量大、工期长、成本高,工程造价约20~25万元,占电梯总报价45%左右。
在旧楼加装电梯现场,张向阳还发现,井道壁土建工程不仅造价高,而且四周封闭,再加上电梯采用左、右侧向开关门机构,门机系统占用了较大的横向空间,因此加装电梯极大地影响了楼梯的通风采光。
通过调研,张向阳得出结论,旧楼加装电梯的难题主要来自技术层面,仅靠政策难以破解。解决这一难题应该在电梯技术方面做一些文章,发明一种安全可靠、通风透光、造价较低、让大多数旧楼住户都装得起的电梯。
#p##e#潜心一年设计出新方案
“现代电梯是一种特种设备,对安全性要求很高,而且在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很少人会想到要对其进行改进,这一问题本身就充满挑战。但现代电梯面对的是旧楼加装这一新的使用环境,我们不可能去改变旧楼,而只能在电梯本身做文章。”张向阳说。
退休前,张向阳一直从事高校教学工作,也有多年的发明经验。为了熟悉电梯的结构与原理,他研读了大量有关电梯方面的书籍和参考资料;为了找准发明的主攻方向,他四处调研,一次又一次到地铁站、广州南站、合群一马路等地实地观察观光电梯的外部结构及其运行情况,到有关专业厂家及部分建筑工地现场观看施工升降机及塔式起重机的结构及运行情况。他还到明月二路及华南农业大学茶山小区观察了解电梯加装效果及其对低层住户的影响。“虽然前期调研花了我几个月的时间,但积累了很多第一手材料,通过调研,思路好像突然打开了,于是想出了以井架代替井道壁作为新型电梯运行轨道的设计方案。”
此后,张向阳马不停蹄,通过专业的制图软件对新型电梯进行结构设计,一年多来,他与电脑为伴,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经过反复改进,一种适合旧楼加装电梯的组合式井架及其开关门机构终于完成了初步设计。接着他又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并于今年初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如今已有一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他两项也正在审核中。
比传统技术省十几万元
张向阳发明的组合式井架是采用角钢或管钢焊接而成的金属构架,组合式井架可在工厂标准化生产,每节标准井架的高度为3米。多节井架连接在一起组装成井塔,用井塔代替井道壁,电梯轿厢在井塔内运行。新型电梯还在开关门方面进行了改进,新的开关门机构不会夹人,可采用人工或电动开关。
张向阳表示,通风透光与降低成本是这项发明的最大优点。“通过向有关专业厂家咨询,按我提供的井架设计图来加工,每节标准井架目前的加工成本约7000~8000元,以旧楼平均为8层计算,每部电梯的井架及其安装费用约10万元,比井道壁土建工程节省10~12万元。”新的开关门机构占用空间小,可以大大缩小井架宽度。
张向阳介绍,由于组合式井架可在工厂标准化生产,安装时根据楼层层数在现场组装,使电梯的生产和安装工艺变得简单,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安装效率,缩短安装工期,节省安装成本,进一步降低电梯的总体造价,还可以提高安装精度和安装质量,有利于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希望政府制定技术标准
“现在的发明只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还只是纸上的东西。下一步要解决研制经费、加工试制样机,进一步改进完善,通过技术鉴定,面对的困难将会更多。”张向阳说。
为此,张向阳希望自己的发明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由政府引导,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实行价格限制,推进旧楼加装电梯问题尽快解决,让更多旧楼住户尤其是老年住户早日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