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我国电梯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 任天笑 2011-03-22 10:25:47 浏览:708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目前我国电梯市场和本土企业的特征及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
  庞大的电梯市场
  这只是说的是近十年的电梯市场变化,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全国就创造了一万台电梯,1980年的电梯产量是2249台,到2010年我国已经达到了365000台,除近四万台出口以外,其余全部安装在中国的建筑上。三十六万多台远远超过了全球电梯产量的一半,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主要取决有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给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电梯在房地产中的用量是最高的。
  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一个刚性的需求,尤其是城市化建设的硬性需求,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有一个良好的房地产市场。我们电梯行业就跟在巨人的后面,当时预测的是五年之间我们一共需要35亿平方米,平均每年大概是7亿平方米,而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每年销售出去的电梯超过了9亿平方米,说明之前的预测还是比较准确的,而且还是保守的,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可能还要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p##e#

  强大的电梯生产能力
  近年来,我国电梯市场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民族品牌、本土企业占有率不断提高,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本土品牌占20%,知名品牌的国际跨国公司占80%,当时大家觉得竞争很大,发展也很困难;到了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占到了25%,从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到2010年我们就占到了三分之一,从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我们本土品牌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也涌现出了一批很优秀的企业,比如江南嘉捷,康力、苏州申龙、东南等等整梯和部件企业,发展的都相当的不错,大概产量从五千台左右到一万台之间,出口量也不断提高。 


 
  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
  我们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相当紧密,对于当初我们施行的所有电梯技术标准,直接采用国际标准有十二项,达到百分之31%,直接采用欧洲标准有十五项,达到38%,还有我们国家自己制订的标准有十二项,达31%。(以下省略)

#p##e#

  低成本的生产结构
  菱王现在产量已经达到五、六千台了,但是它的设备和厂房现在才是最新的,之前在一个比较小的工厂里能够制造出这么多好的产量,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是佛山的纳税大户,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就是很多部件不需要自己做了,这个非特件电子专业和生产,现在已经在我们电梯行业形成了另外一个很强大的分支,企业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新和加强完善技术。
  服务取代制造逐渐成为主业
  电梯生产制造只是电梯行业中的一个环节,其还有安装和维保这两个重要的环节。现在很多电梯公司都传统的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机械制造厂,主要是看有多少车间,有多少设备,而不是看维修保养了多少台电梯。美国奥的斯在全球维修保养了一百万台电梯,上海三菱现在在全国维修保养了大概八万多台,人家发展这一百多年,真正是把服务作为主业,美国奥的斯还有中国迅达这些大的电梯公司包括日本三菱他们一年的利润来源一半以上是来自维修保养的,那么我们国内的电梯行业,像上海三菱现在也已经近入了良性循环,每年维修保养和安装赚到的净利润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本土企业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一,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市场定位。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说,我们的中国电梯市场干嘛让这么些外资品牌进来,为什么国家不给我们民族品牌制定一些保护的政策,有的甚至提到了特殊的优惠。这个问题要看我们中国电梯行业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是改革开放以后才接触到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质量的电梯,也接触到了国外最先进的管理,外资进来以后给我们带来了电梯行业的大发展,也满足了我们电梯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他们现在培养出的人才也有很多进入了我们民族企业。经济全球化是国家意识到了国际上的发展潮流以后正式提出来的,当时中央提出来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说国际贸易的增长超过了国际生产的增长。
  第二个特点是国际投资的增长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第三个就是国际投资是集中在几十万个跨国公司手里
,它不是政府之间在相互投资,而是企业性的,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连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工业发达国家,他都不强调我这产品里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或者是本国做的。经济全球化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是强调我们本土企业怎么样,外资企业怎么样,就不合时宜了。
  我们现在要求的是公平环境。另外,国际招投标的时候、政府招标的时候,不要在标书上限定性的规定必须要进口原装的,或者是中外合资品牌,这些东西都是不规范的,你对电梯产品有什么要求你提出来,我们大家公平竞争,不管是民族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谁能满足要求,谁的价格最低,那么你就选谁的,我们也不要求特殊照顾,但是大家要是公平的。现在我们在国外去投标的时候,我们应征的三个城市的地铁是我们江南嘉捷中标,包括德国科伦的地铁也是嘉捷中标,我们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争,那么公平竞争,我们中标了。
  但是在国内我们往往不能中标,为什么?那标书上写着要生产电梯历史五十年以上,我们国内一个也没有,要注册资本多少亿以上我们也没有,实际上这么一限定,有的甚至于必须要是国外做的,要是中国做的我就不要,那这个就不是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了,这些要求我们是可以提的。在这种形式下,我们的民族品牌一定要对自己的市场定位要做好,我的客户群是什么,我的长处是什么,我对那一种需求是最擅长的,给自己做一个很好的定位来求得竞争。
  并且要向先进学习,强手竞争。国际大电梯公司如美国奥的斯、通力、蒂森、迅达,日本的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这些最有名的企业都到中国来了,他们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我们也敢于跟他们竞争,这个有一个比喻,假如说你打球,你老跟弱手去比赛,你老是能赢,但是你这个水平就是这个水平提不高了,你只有跟强手去赛得时候,你可能是输了,但是你总在进步,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可能反败为胜了。那么我们如果总是觉得强手太多不敢去竞争,进步就没有了,而且跟强手竞争也是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中国有这么多的好的电梯产品和电梯公司有先进的管理,我们就一定要敢于和他们竞争,通过这种竞争来提高自己,这是第二个要注意的。

#p##e#

  第三个就是要努力提高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就是我们现在的电梯产品,民族品牌的电梯产品,要说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跟外资产品已经趋同了,主流是趋同的,你说有点差异,也差异不是很大的。但是我们现在比不上他们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一个是研发能力,就是我们现在模仿他们产品和技术很快。前几年通力、美国奥的斯、包括三菱推出的无机房,他们敢想,敢把机房拿掉,而我们就没有想到过这个机房是可以去掉的。其实他们出来以后你觉得好像也不是太难,但是我们就想不到,我们就没有这种超前开发,包括蒂森现在又出来一个叫双子电梯,就是一个井道装两个轿厢任意跑,两部电梯在一个井道里跑,提高这个效率,但这种技术我们现在确实开发不来。我们研发队伍什么时候有超前的技术出来了,或者我们销售一代产品的时候下面好几代正在开发,我们这个时候竞争的本钱就更大了。另外一个是服务能力,不但有好的制造职能,而且要有好的安装职能,而且还要有好的售后服务的能力,维修保养的能力。电梯这个产品全世界没一家敢说我这个电梯多长时间保证不出故障,这个是谁都做不到的,因为它们面向的乘客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他的安全要求很高,稍微有点问题就是安全隐患了,电梯就不会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维保,给大家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运行的电梯是非常重要的,电梯售出去以后,一旦有问题以后,能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这个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的。维保也有很多维保的技术在里面,比如说这个远程监控啊,电梯还没有出故障就知道它有什么隐患啦,像这些东西我们现在技术上还是比较弱的,所以我们民族品牌要取得一个很好的发展,这个除了增强研发能力和生产手段之外,这个服务能力一定要跟上。
  最后一个要注意的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品牌意识。我们最近碰到了很多例子,在销售电梯的时候,客户砍价,能不能再便宜点,我们电梯公司说便宜点可以,两台我们把并联功能去掉,便宜一万块钱,你要知道两台并联功能去掉以后在将来运行中间给客户造成的能源浪费那是非常惊人的,你现在宣传你的节能技术到那时候根本就比不上他浪费的能源。还有这个群控,有的群控四部电梯群控,但是三部群控的一部是单独运行的,这个我也碰到了好几次,为什么,客户呢他是分两期,第一期建设,第二期建设,而我们呢就不跟客户说清楚,你这一期就装了一台那你就单台运行,第二期订货又定了三台,我三台给你群控,你为什么不帮他四台都群控呢,就说这个也没有我什么利益,但是这个就是社会责任了,你要知道电梯在运行的时候,这个能不能完全群控,或者能不能完全并联,甚至一些别的一些功能是不能减得,我们的这个销售价格可以减,我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能减,我们的服务质量也不能减。现在维保大家互相压价,压到一个月就两百块三百块也能维保,怎么维保呢,实际就是服务质量降低的很多了,你不是出的钱少嘛,我就给你有问题再说,没问题我就不去了,这个实际是服务质量大大降低了,像这些东西我觉得你不能光考虑我们自身的经济利益,不考虑我们企业有什么损失,但是给客户带来的这种损失,或者给将来乘坐电梯的人带来的安全隐患还是非常严重的,这个市场社会责任感需要加强。
  维护品牌,我们最近电梯行业出现了几个关于品牌注册商标的官司,我们慢慢也从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品牌是什么呢?品牌就是说你和别的电梯的区别,不要取洋牌子,或者比较接近的很洋名字那样的牌子,像菱王我觉得就不错,还有康力、嘉捷、东南等等,这都是一听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牌子,大家也都注意维护这个牌子,在市场上得到了客户的肯定,那么现在都发展的不错,有些品牌它取名字的时候就不是制造区别,而是制造混淆,销售的时候给大家造成一个印象--这个技术是不是国外来的,完了以后这个服务也跟不上,慢慢的大家也就对它没印象啦,所以这个民族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维护自己的品牌,通过这个品牌的发展求得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资讯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