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梯行业新媒体!
[打印] |
7月9日,本报在23版就某写字楼内电梯事故频发,物业人员不能尽早更换老化电梯一事进行了题为《写字楼电梯老化故障频发》的报道。记者随后进一步对该市12幢商务写字楼采访时发现,很多物业管理人员缺乏电梯年检常识。
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施强制性电梯安全技术规范《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但记者昨日在市内六区随机采访12幢商务写字楼时发现,一些物业管理人员对“新规则”并无深刻认识。当问到楼宇内电梯的年龄时,有4幢楼宇的物业管理人员答不上来;当被问及所在楼宇的电梯多久进行一次维护保养时,有的答3个月,有的答1年,只有3幢楼宇的物业管理人员回答正确:维保单位平时要每15天上门对电梯进行维护。
市质监局特检院负责人告诉记者,电梯发生故障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电梯日常缺乏维护保养;二是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操作;三是物业等部门缺乏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其中,物业与小区居民在物业费等费用方面达不成一致,导致电梯缺乏维护保养检测基金,也是目前很多电梯易出故障的原因。今后,市质监局将联通其他部门,加强本市楼宇电梯的质量安全监管。
同时,市质监局特检院提醒市民,日常在使用住宅小区、写字楼等楼宇的电梯时,若发现细节出现故障,要及时向物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