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A股大盘近日“直上直下”的电梯式行情,不仅让广大投资者难以适应,而且一些分析师也被搞得晕头转向。大盘一涨,立即有分析师说大底已筑成,一些投资者迫不及待地追涨买入;大盘一跌,又有分析师说股市可能二次探底,这些投资者又急忙杀跌卖出。几番下来亏钱不说,还把自己折腾得不知所措
在指数处于2655点(5月28日收盘)这一敏感点位时,一些投资者之所以随波逐流,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应的投资策略和必要的操作定律,盘前没有计划,盘中未能执行,盘后缺乏总结。在指数处于上有阻力、下有支撑的敏感点位时,投资者应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
把握行情趋势投资者对大盘或个股应有自己的思考和不同的判断,但须看清大势,且要从具体盘面和某一实际点位中跳出,从宏观和长远角度去洞察把握未来行情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这些因素足以支撑对整个资本市场总体趋势向上的判断;从中期看,根据以往行情运行特点和周边市场起伏规律,国内股市波动会比较剧烈,免不了“过山车”行情;从短期看,行情发展主要取决于政策导向、扩容节奏、资金供应和投资者心态,因此将充满变数。在把握行情长、中、短期趋势的同时,再对板块和个股走向作出大致判断。总体而言,除部分时间段将出现齐涨普跌格局外,多数时间板块和个股将继续分化,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现象会愈演愈烈。
选择投资策略具体到操作,投资者要想清三个问题:一是确定额度。老股民应以存量资金和现有市值为基数,在目前点位一般不提倡追加或抽离资金,新股民应以拟投总资金的二分之一作为首批投入资金。但无论新老股民,都要在所确定的基数基础上,根据指数波动调整投资额度:每当指数下一个台阶,投资额度就相应增加一个比率,直至满额;相反,指数每上一个台阶,投资额度就相应减少一个比率,直至归零。二是控制仓位。在确定的投资额度里,以现有指数点位为基数,控制好一定的仓位(如二分之一):指数每下一个台阶,仓位就增加一个比率,直至满仓;相反,指数每上一个台阶,仓位就减少一个比率,直至空仓。三是选择策略。在确定额度和控制仓位的基础上,再选择长、中、短线投资策略,分别操作。如三分之一进行长线投资,三分之一中线,三分之一短线,并根据不同点位作出适当调整。当指数下跌时,降低长线投资比重、增加短线投资额度。如指数上涨时,就增加长线投资比重、减少短线投资额度等。
调整选股思路在品种选择上须做到三点:一是不熟不买。待买品种一定要在长期跟踪、十分熟悉的范围内选择,做到不喜新厌旧,专买放心踏实的熟悉股票。二是不低不买。对于虽然熟悉但经过长期爆炒股价已高的品种,原则上不要再碰。相反,对于基本面不错,由于盘子较大导致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甚至主力长期被套的绩优白马股要坚守到底,并逢低加仓。三是不危不买。当个股消息面突然冒出利空、技术面突然出现破位,或上市不久的新股突然破发等情况出现时,往往是进场扫货的好时机。
此外,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在一轮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里,长线投资往往比较有效,此时应持股不动。但在敏感点位,如果一味死守就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机会。此时,利用手中筹码适当进行短线操作显得很有必要。还需注意的是,当短线操作较为顺利时,可以加快操作节奏、提高操作频率;一旦出现失误则要保持耐心,宁可不动、先予观望,也不要擅自出击、盲目乱动,等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再动也不迟。
同时,在进出时机的选择上,总的原则是涨时不追、跌时不杀。在此基础上,越涨越卖、越跌越买。有能力的投资者还可学打“太极拳”,即根据大盘和个股的运行特点和规律,看准方向、把握节奏、高抛低吸。但需防止两个极端:涨不卖、跌不买。持有的股票,如果在某一点位打算不卖,就要在低于这一位置时大胆低吸。同样,如果在某一点位打算不买,就要在高于这一位置时敢于高抛。越跌越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