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李晶 (Jing Ulrich) ,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摩根大通
中国及全球的钢材生产商必须应对日后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这不仅包含基准铁矿石价格,还包括进口焦煤价格的大幅上涨。2010年的焦煤合同价格协商目前正在进行当中,BHP在与日本JFE Holdings的协商过程中,成功将焦煤三个月合同价格上调55%,这是首次按季度对合同定价。受澳大利亚的潮湿天气导致铁路运输中断等因素影响,焦煤现货价格已由2009年的基准价格每吨129美元上涨至每吨220美元。随着全球钢材需求回升至更为稳健的水平,未来几年,海运焦煤市场或将持续吃紧,而中国长期而言仍将是焦煤净进口国。
短期内,不断上涨的国际价格将削弱进口煤炭的成本优势。
钢材制造需求增长低于去年的煤炭进口涨幅。焦煤占中国钢材生产商成本的约26%,而铁矿石所占的比例为40%。尽管中国拥有巨大的热煤储备,但面临优质焦煤的结构性短缺,因此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此外,全国正在新增的约70%的钢材产能预期位于沿海地区,而这些地区面临的铁路运输瓶颈时常阻碍国内煤炭运输。此外,相对于大型国有煤炭生产商占主导地位的热媒行业,中国的焦煤行业主要以规模相对较小的私人煤矿生产商为主。
2009年,因煤炭大省山西(在2007年提供了中国焦煤的30%)进行了大规模的行业整合,焦煤产量增长减缓。2009年,中国的焦煤产量约为4.65亿吨(相对去年增长1.4%),原煤产量全年增长13.8%,进而推动国内焦煤价格超过国际合约价格。年内,焦煤进口量按年增长402%至3,440万吨。焦煤及无烟煤(在生产钢材及铝等有色金属的过程中用作喷煤)占中国2009年煤炭进口量的64%。鉴于焦煤市场或将持续吃紧,我们预期中国钢材生产商将增加对海外焦煤资产的投资。
#p##e#如表3所示,澳大利亚是迄今全球最大的焦煤出口国。蒙古拥有巨大的焦煤储量,且临近中国,但其在发挥自身的出口潜力之前,仍须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
国内供应动态。2010年,国内焦煤供应的瓶颈预期将有所缓解。据中国最大的焦煤生产商之一恒鼎实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预测,山西省的焦煤产量将按年增长5-10%。然而,河南等(占中国焦炭产量的6%)其他产煤大省则计划开展自身的行业整合规划。
中国钢材生产商将面临利润率压力。鉴于国内钢材存量水平偏高,中国生产商将全力转嫁不断增加的成本。摩根大通认为,对许多生产商而言,近年来钢材价格的一系列上涨不足以抵消成本的增加压力,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潜在放缓导致钢材价格难以进一步走高。摩根大通分析指出,原材料成本预期占中国钢材生产商2010年成本的84%,高于2009年的79%。我们预计,2010年的平均生产成本将由2009年的每吨184美元增至每吨572美元。
采用季度定价?BHP Billiton及Teck Resources等主要的焦煤供应商已开始与亚洲钢材生产企业就采用季度定价展开协商。3月5日,全球最大的焦煤生产商BHP Billiton将日本JFE Holdings的三个月合同价格上调55%,自4月份开始。采用季度定价能令合同价格更紧密的追踪现货市场,而钢材生产商将由此青睐短期的钢材供应合约,以降低波动及管理价格风险。另外,钢材生产商也可使用掉期,通过设定一年的固定价格对冲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