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放在一年前,恐怕连“股神”巴菲特也不会预想到美国股市现在的表现。去年3月9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创下了12年以来的最低收盘点位,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也纷纷创下新低。整整一年后,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60%;近两周来更是大有摆脱1月底的下跌阴影,积极突破前期高点之势。
不过,虽然有持续的美国经济复苏数据做支撑,市场对美股后市表现仍然存在疑虑,特别是对股指影响较大的金融股走势颇感担心。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银行业仍然存在贷款需求疲软和坏账增加等风险,虽然前期有不俗表现,但后市恐对大市形成拖累。
银行业恐拖后腿
在一年前的美股大跌行情中,银行股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美国两大银行花旗集团和美国银行股价都一落千丈,前者股价缩水99%,一度跌破1美元大关,后者股价也曾跌至个位数。
数据显示,自美国股市触底至今,跟踪全美24家大银行的KBW银行股指数反弹幅度已经达到146%,同期大盘涨幅为70%。巴克莱资本银行分析师古登伯格表示,由于美国政府大力扶持银行业,并实施了用于稳定经济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目前的状况确实在比一年前好得多。”
不过古登伯格对银行业的未来仍然感到担心。他表示:“从历史上看,银行股曾是比较好的投资标的。长期来讲它们仍然是,但短期来看存在一些问题。”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业贷款的净坏账损失比例达到3.04%,为1934年大萧条时期以来最高水平。
据已公布的财报,去年第四季度全美银行业实现整体盈利10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378亿美元的亏损有很大改善。不过洛奇代尔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波夫认为,这些盈利主要来自会计准则的修改,而非经营收入的改善。“如果银行准备金安排与不良贷款增长的程度相符的话,银行业仍会出现几十亿美元的亏损”。
金融服务研究机构NABResearch则认为,疲弱的贷款需求也会对美国银行业盈利前景造成阴影,在消费者支出可能不会回到此前的高水平的情况下,大量美国企业缩减规模并表示未来可能无需扩张就实现盈利,“这将限制银行业的贷款增长”。
目前,包括银行、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金融类股票市值占标普500成分股总市值的约16%,仅次于IT行业位居第二位。分析人士认为,金融类股票的地位以及该行业去年来的大幅反弹,对拉动美股上涨起到很大作用,而银行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对股市而言将不是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