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震对房地产业的四大影响
作者: 2008-05-28 10:03:34 浏览:52
[打印]

      四川地震,震惊世界,不仅国人举哀,国际友人亦掬同情之泪。痛未定,却该思痛了。这次受灾严重的地震涉及面甚广,既有社会层面,又有经济层面,既有区域性,又兼全国性。鉴于房地产业与之关系甚密,确有必要稍作剖析。笔者认为地震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宏观经济、房屋质量、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

      首先,地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不比年初的雪灾严重,涉及区域不大且位于西部,但由于破坏力度大、受灾民众多,灾后重建任务艰,无疑将使当前原已复杂的宏观经济又添变数。主要表现为两点,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在灾区放松,扩张性财政政策也将重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全国的金融和财政政策。同时,地震导致的局部农业生产和运输中断,短期也将增加国内通胀压力。

      其次,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损坏,对于房屋建筑质量与抗震性能的讨论遍及媒体。尤其是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的受灾情况严重,由此造成了大量学生伤亡。面对公众的疑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公开表示“将会严肃处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豆腐渣工程”。而回顾历史,唐山大地震后,有关部门几经修改完善建筑抗震标准,但在学校的抗震标准问题上,仍落后于日本、欧美,这是值得反省的。毋庸置疑,将来政府必会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标准与抗震指数,医院学校的建筑标准也将会超过普通住宅。

      再次,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地震波及。首当其冲是灾区,部分房屋已完全破坏,更多的房屋因受损而不再具备居住条件。面对巨大的住房需求,国家会多路径解决,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表示要建设相当数量的半永久、可以居住两三年的房子供受灾群众栖身。另外,部分愿意接受补贴的受灾户也可投亲靠友,或者利用补贴购买商品房。

      从供应上分析,由于灾后重建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部分已立项的项目也会因此改变规划或取消或延滞,由此将导致市场中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格局。

      对于全国楼市而言,地震的巨大负面影响(包括心理)将使部分购房者暂缓入市,从而使原本低迷的市场更加下滑,全国房价盘整甚至下跌的可能性增大。

      最后,地震引发个人房贷和财产保险的争议。灾难中,大量房屋(包括商品房)毁坏,对于那些仍存有按揭贷款的房屋,贷款要继续还,还是可以“放羊”,需要深思。如果要还,很多房子根本没有参保房贷险,即使少数参保,地震这种特殊灾害理赔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如果不还,则大量的坏账将压在银行身上。看来银行界要想解压需得尽快谋划权宜之计,外加长远之策。

      地震如一面照妖镜,让社会肌体的许多阴暗面和不足之处暴露于阳光下,自然灾害是件让人痛苦却又无奈的事,但如果能从中反思、总结、调整、完善,则新生肌体将更加健廉。在地震面前,房地产业亦非“完人”,这也让政府、企业、行业、消费者明白一个道理:必须从大道义、大道理、大道德上,重新审视这个事关亿万民众生活的大行业。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