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上海经济适用房重返舞台
作者: 2008-05-26 09:23:11 浏览:59
[打印]

      上海市弃用多年的经济适用房政策,正式重新启动。

      5月10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上海市经济适用房申购人标准已初步拟定。人均建筑面积14平方米以下、人均月收入2100元以下、金融总资产低于20万元的家庭,将有资格申购经济适用房。同时,在受理申购工作时,政府将实行“三级审核、二级公示”的制度,对符合购买条件的申请人建立登记轮候册,采取轮候的办法供应。

      而在今年的上海市“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今后5年,上海市将新建经济适用住房30万套,共计2000万平方米,并确保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占同期住宅新开工面积的20%。
   
      2002年,上海市撤销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建设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房。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位的情况下,上海房价一路飙升。

      根据2008、2009两年的上海市住房建设规划,2008年上海市将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共计400万平方米,2009年将新建、配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400万平方米。

      “从住房建设规划可以看出,配套商品房将逐步淡出市场,被经济适用房取代。”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此前,上海市中低价房及配套商品房没有设立金融资产的限制,并且大多定向供给中低收入及重大工程动迁的居民,而此次在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的设定上,首次设立了金融资产的门槛。

      上海地产分析人士蔡为民表示:“上海之所以强化金融资产门槛,是为了切实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需求,避免高收入人群也到保障房市场中分一杯羹。”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金融资产的门槛设定过高。“上海房价过高,即便拥有超过20万元金融资产的家庭,也很难买到合适的商品房。”他建议适度放开资产的限制,以进一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2007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2464元。然而目前,上海内环的房价高于2万元/平方米,中环的房价在1.5万元/平方米左右,外环某些区域的房价也达到1万元/平方米。

      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举例:在上海外环购买一套90平方米的小户型,总价约120万元,如果首付三成贷款购房,20年按揭还款,即便是优惠利率,平均每月还需还款6000元左右。“上海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的购买水平。”

      “与北京、广州等地不同,上海房价明显偏高,有大量人群既达不到标准申购经济适用房,也无力购房普通商品房。”上海泰麒房产工作室何凌飞对上海的“夹心层”表示担忧。

      对此,上海春之声置业董事长朱大鸣表示,政府在划拨专项资金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还应放开申购门槛。“让在上海工作了几年的‘新上海人’也享受当地的住房保障。”

      按照上海廉租房制度试点的做法,连续6个月人均收入低于500元或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的家庭,可享受廉租房的待遇。但仍旧有一大批人既不属于廉租房保障范畴,也达不到标准申购经济适用住房,这一批“夹心层”也成为业界关注的对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杨红旭建议,对于“夹心层”的住房需求,上海应该像其他城市一样,采取限价房与经济租用房的政策给予保障。

      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印堃华教授也表示,合理的住房保障体系应该包括廉租房、“租屋”、限价商品房以及市场化的商品房等。他建议,一方面将经济适用房作为“租屋”供应,另一方面扩大动迁配套商品房的建设规模,将其中一部分作为限价房出售。“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也可以满足中等收入家庭对房型及面积的多样化需求。”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