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2009年9月10日下午,万众瞩目的上海长风6B、7C地块成功拍卖,最终中海地产集团以70.06亿夺下了长风地块,平均楼板价为22409.3元/平方米,溢价率达129%,一举夺下“中国地王”称号。“地王”频频出现且出资纪录一个个被刷新。地王的出现,难道是一件好事情吗?
笔者认为,恰恰相反,所谓“地王”的出现,并不见得楼市就火爆了,或者说楼市的春天就来了。房地产中介机构中大恒基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目前北京市的房价收入比已达27:1,超出国际平均水平5倍。2008年,北京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25元,而北京市四环以内的房价在15000元一平方米以上。靠普通人的工资,一年不吃不喝,还不够买两平方米的房子。显然,北京人现有的收入状况难以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和高房价捧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持续6个月增长,或许进一步证明,同样情况在其他城市也在演绎,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一轮圈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管银监会和各大银行如何解释,部分信贷资金进入楼市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将房地产投资的资本金比例从35%大幅下调至20%,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和担忧,这样,在流动性充足和政策的鼓励下,房地产走出了一轮背离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走势,不仅让房价重回巅峰,更让多年来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受到威胁。
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是,随着地王频频出现,尽管不能等同于房地产的回暖,但是这么高的地价,使得房价上涨也是不无道理的。以北京奥运村乡的“地王”为例,每平方米15216元的楼面价,如果再加上税收、拆迁、基础设施费、建安成本等,每平方米的价格至少将在2万以上。而从目前来看,支撑这种价格的外部环境尚不具备。但地价一旦带动房价非理性上升,必然导致需求的再一次抑制和回落,房地产市场新一轮的调整将成为必然,而考虑到本轮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小调资本金比例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推动,一旦进行调整,银行将成为最大的买单者。
土地市场的这种状况,有关职能部门应该重视起来。有评论认为,“地王”的出现,不仅仅有开发商的非理性炒作和预期,同时也和土地供应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不无关系,土地市场繁荣的直接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保财政收入的短期利益的主导下,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在政策上可能不会考虑更多。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这样的风险如果在政策上不能预先重视,一旦调整真的来临,受损的可能是整个宏观经济,因此,政府出手遏制这种圈地疯狂很必要。在住宅领域,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搞市场经济,估计绝大部分国民都不愿回到低水平的福利化分房时代,同样没有一个政府决策者敢把中国楼市重新拉回到计划经济轨道上去。那么,政府公开出让一幅优质商品住宅用地,经过激烈而公平的竞标,无论爆出什么样的高价,都属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