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业内议论,我国北方某省会城市将建设全球最大会展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室内展馆面积51万平方米。建设会展场馆本无可厚非,然动辄全球之最,是否合适?显而易见,51万平方米是要超过正在建设中的全球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5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30万平方米,二期20万平方米,根据一期运营情况确定)。上述某省会的会展中心这1万平米物理空间的增加,是否能释放出理想能量——成为“世界一流、中国第一”,带动城市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呢?
纵观当下的中国会展场馆建设,攀比建筑体量已在“没有最大、只有更大”道路上越走越远。国内展览业受德国影响颇深,但场馆建设始终是“浅尝辄止”——重结果,轻过程。比如,汉诺威展览中心目前全球规模最大,但这个规模最大的专业会展中心却是逐步扩建的。更不按常理出牌的是重圆点、轻半径。场馆在规划时只关注场馆这个原点,而不重视场馆与交通,以及服务等周边配套的相结合。还有重表面、轻本质。多地在场馆建设时只攀比规模,却没看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商业运行管理的结合。
其实,只需稍加思考就不难发现,德国新老会展中心普遍遵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施场馆扩建时,非常重视扩建的部分不能影响已建成使用的部分。作为目前全球在用的最大会展中心,汉诺威展览中心原是一座飞机制造工厂,自1947年举办过第一次展览会后,历经70余年并经过多次扩建,已完全融入汉诺威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网络,并形成了展览中心与市中心紧密连接又相对独立的展览城。
据笔者了解,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规划方案出炉历时超过一年、经过数十次国内外专家评审会及慎重研究而定。而上述新闻爆出的这座51万平方米的全球最大会展中心,表面上看,其达到了“一鸣惊人”的目的。近年来,关于场馆建设专业与否的话题一直都在讨论,但反观国内大型场馆的建设,会展场馆与周边配套设施、交通路网的建设周期脱节、场馆建筑外观与功能配置的博弈失衡、场馆体量与城市会展市场容量的差异等,仍是弊病多于使用功能。于是,不少会展场馆成为了“城市孤岛”和“市场鸡肋”。一座城市出资建设世界最大会展场馆不是难事,但难的却是建成全球最大的场馆,该如何有效地运营?而投入巨资建设的场馆只是维持低效运营,不惜同行间恶性竞争,在导致品牌贬值的同时又将产业发展引向歧途,这责任该由谁承担?
“全球之最”不是喊一句口号那么容易。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向来不以国土面积为标准,而是对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技术、政府资源、军事实力等国家战略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如同此理,会展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也不以场馆面积为依据。德国会展业堪称全球之最,因为有全球最强的组展公司、运营最好的会展场馆、服务最优的供应商和产业供应链等。对比来看,虽然我国会展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规模巨大的展览场馆,但产业链上关键的“一头一尾”并没有跟上市场空间和展览空间的扩张速度,综合实力可谓是“外强中干”。
因此,笔者认为,中国会展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步应当是固本培元,组建一支有实力的组展公司,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环境。只有扩大市场需求,会展场馆才有生存根本,才能成为树立城市形象、带动城市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崛起的支点。只有产业链完善,会展业才具备冲向“全球之最”的原生动力。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期待中国会展业之“将才”早日济济一堂。
(作者刘海莹系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