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奔波三年,电梯就快装上了
作者: 2019-08-07 14:26:51 浏览:6905
[打印]
近日,苏州发布了《市政府关于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对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范围、费用承担等问题有了明确规定,这让住在姑苏区粤海广场的居民们欢呼雀跃。为了加装电梯,粤海广场的居民联合物业公司已经奔波了整整三年,如今这一梦想终于可以实现。 没有电梯让老人苦不堪言 简单的上下楼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 上楼、下楼,每一天的生活就在这上上下下的重复中度过。但就是这简单的上下楼,对于今年76岁的张芹来说,却是她最大的难题。张芹家住平江街道观前社区辖区内的粤海广场一栋居民楼7楼,由于楼层高,又没有电梯,加上自己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她已经5天没下过楼了,只能透过玻璃窗看看窗外的好天气。 粤海广场负1楼有一个“老邻居生鲜超市”,那里菜价便宜、菜品好。但是,即便菜场就开在家楼下,68岁的刘馨也要三四天才会下楼买一趟菜。“我家住在粤海广场6楼,没有电梯,上下楼太吃力了!”刘馨和老伴望着近在咫尺的菜场,有些无奈地说。 没有电梯,老年人上下楼太折腾,买个菜也十分不方便,可与突发疾病却无法搭乘电梯相比,这些还不算什么。上周,服务粤海广场的优尼科物业公司接到2栋702室业主的电话,家中八旬老父亲突发疾病,请工作人员帮忙将老人从顶楼抬到楼下的救护车上。由于老人住的楼层高,4个物业工作人员合力才将老人抬下楼,浪费了不少时间,所幸没有延误病情。 据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张浩透露,1栋305室住着一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肠癌晚期等多种疾病的居民,每月都要去医院看病。因为身体虚弱,每次他爬楼回家都要花上40分钟,经常自嘲,“爬个楼,比爬华山还要难。” 为了给小区加装电梯 社区、物业和居民想了不少办法 粤海广场业委会主任沈水林介绍,粤海广场竣工于1997年,其中有3栋居民楼没有安装电梯,都是总高7层的楼房。1楼、2楼用作商业,3楼到7楼用作住宅。“粤海广场的居民60%以上都是老年人。因为没有电梯,让很多住在高层的老年人干脆大门不出,把自己封闭在了家里。”沈水林说。 为此,2016年,沈水林带着几位居民骨干和观前社区、物业公司一起,踏上了为小区加装电梯的求助路。从筹经费、找设计公司、找电梯厂商,到联系相关部门咨询政策、寻求帮助,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为了装电梯,我们微信群都建了好几个,有筹备小组的群,有每个单元楼自己的群,还有资料群、施工单位对接群,大家在群里积极地讨论工作进展。”沈水林说,每个细节居民们都参与了,比自家装修还要上心 他们联系了苏州一家电梯厂商,居民们也愿意共同分担这笔费用。同时这件事情也得到了市住建局的重视,专门为他们成立了课题组,举办了听证会,一些细节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现在政策已经出台,粤海广场的居民离装上电梯也只有“一步之遥”。 终于等来了政策出台 居民急盼更多细则落地 “盼了三年多,今天终于盼来了好消息!”昨天下午,粤海广场格外热闹,不少居民得知市政府发布了《市政府关于苏州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意见》后都表现得相当兴奋。 沈水林请来了当时为他们做设计的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相关负责人李良伟。李良伟带着早就准备好的电梯设计图纸来到现场,在会议室里与居民们再次讨论最后的细节,决定电梯的材质使用玻璃和铝板相结合,向阳的一面用铝板,另几面考虑美观因素用玻璃。不止设计公司敲定好了,电梯厂商也已落实——由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承接。就连分摊费用一事也商量好了,每部电梯花费约45万元费用,各居民楼的居民按照一梯两户、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的价格,确认各楼层的分摊比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政策出台后,大家急切盼望细化方案的落地,具体到符合规定的小区申请加装电梯要有哪些手续,审批时间要多久,《意见》中提到的不超过20万/台的资金补贴如何落实等问题,都是居民们关心的。他们希望通过苏报“党建帮帮团”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帮助他们早日能坐上电梯,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心病。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